铁碳相图平衡组织中各种渗碳体的组织形貌,分布,以及对性能的影响
如题,第一个发问题,嘿嘿,大家一起来讨论! 本帖最后由 刘沐 于 2014-11-1 22:20 编辑1.液相中析出的一次渗碳体,呈规则长条状,增加硬度,降低脆性。
2.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呈网状分布于奥氏体晶界,易脆,使晶界处易滑移。
3.从α铁素体中析出的三次渗碳体,沿晶界呈小片状分布,对晶体起强化作用。
4.共晶渗碳体:于共晶温度(1148℃)形成的共晶组织(A(Fe)+Fe3C)中的Fe3C体。形貌为片状的共晶组织形貌。碳含量约为4.3%。为莱氏体组织中的基体,硬度高,塑性差。
5.共析渗碳体:于共析温度(727℃)形成的共析组织(F(Fe)+Fe3C)中的Fe3C,形貌为片状的共析组织形貌。碳含量约为0.77%。
小弟抛砖引玉哈~
三次渗碳体以薄片状或断续网状沿着铁素体晶界析出,对铁素体基体的塑韧性影响不大;
共析渗碳体和铁素体组成层片状的珠光体,力学性能综合,强度和塑韧性较好;
二次渗碳体以网状沿着奥氏体晶界析出,当碳含量大于1%时成连续网状分布,强度下降;
共晶渗碳体是连续的基体,强度低·,脆性大;
一次渗碳体为粗大片状,强度和塑性极低。 1.含碳量为4.3%-6.69%即过共晶成分,从液相中直接析出的为一次渗碳体,呈规则的长条状,增加硬度,脆性高,塑性韧性低。
2.含碳量0.77%-2.11%即过共析成分,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呈连续网状分布于奥氏体晶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脆性很高,强度也不高。
3.含碳量小于0.0218%,从α铁素体中析出的三次渗碳体,沿晶界呈小片状分布,对晶体起强化作用。
4.共晶渗碳体:于共晶温度(1148℃),碳含量约为4.3%,发生共晶反应而形成的共晶组织(A+Fe3C)中的Fe3C体。形状为片状的共晶组织形貌。为莱氏体组织中的基体,合金硬而脆,塑性差。
5.共析渗碳体:于共析温度(727℃),碳含量约为0.77%,发生共析反应而形成的共析组织P(珠光体)中的Fe3C,形貌为片状的共析组织形貌,此时合金的强度高,有较好塑性和韧性。 {:soso_e113:}{:soso_e113:}看懂了 嘿嘿不过二楼和剩下两位的稍微有点出入,我感觉他们两位的更标准一些 嘿嘿 {:soso_e179:} 收集一下{:4_107:}{:4_107:}{:4_107:} {:4_107:}{:4_107:}{:4_107:} {:4_107:}{:4_107:}{:4_107:} 棒棒哒~{:4_116:}{:4_116:}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