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材料考研
转眼间距离决定考研近一年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我正式决定考研。但要么不考,要么考个好的,因此直接做出了从不考研到考清华的决定,清华不仅是我的梦想,也是爸爸的梦想。中途也有感觉力不从心,也有感觉累,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内心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我,在追赶我,在鞭笞我,不允许我有一丝打退堂鼓的想法,就像2015年北京-贵州的单人单车骑行,前三天非常痛苦,尤其是烈日加上疼痛难耐的屁股。一路有很多人劝我坚持不下去就坐车回家,我总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如果我会选择坐车回家,那我就不会开始这段旅程;既然我开始这段旅程,就不会轻言放弃。简而言之,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最终,我以20天的时间完成了超过2400km的骑行。
在我看来,考研也一样,最重要的总结起来就八个字:下定决心,坚持到底。
如何理解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也容易。客观说来,很多事情并不是做到自己定义的努力就能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记住,那只是你自己定义的努力,或许与别人的努力比起来,自己的努力更本不值一提。事实上我们努力必然会有收获,但很多人没有收获到自己期望的成果,便抱怨付出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别人随随便便就获得了成功。却没几个人反思:到底是没有正确认识自己还是自己不够努力,他们也不会知道获得成功的人的背后是多少汗水。所以我认为,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是否有能力和勇气去做这件事情,这是做每一件事之前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它显得尤其重要。简单打个比方:我认为自己努力就能摘到星星,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对于考研,最重要的依然是考虑这个因素,考顶尖学校,自己未必有这个能力,而考一般的院校又不甘心。所谓的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自我控制与管理等多重因素。初中之前,一直呆在乡村,没有走出大山一步,我觉得大家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深信仅仅是努力的程度不同导致成绩的好坏。但上了高中,我有幸来到省城读书,班里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顶尖学生,我开始察觉到成绩好坏不再只是因为努力程度,这在班上逐渐得到验证。显然,有人比我聪明,有人比我笨,我不知道这种智力普遍参差不齐的现象到底主要是先天的遗传还是后天环境所致,有人比我努力几倍却被我甩的很远,也有人没我努力却走在我前面。对于这种情况,我除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以及不时向比我厉害的人学习星星点点,我又能怎么办?除了智力因素,那就是自我控制和管理,这个不用我多说,自己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将自己管理到何种程度,你是否能在图书馆做一天或是几天不玩手机并保持认真学习?高中班主任说过: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我时常铭记在心,但却迟迟没有理解,所幸过去一年的考研时光让我对这句话有了那么一点点的理解,“下定决心,坚持到底”正是对这句话的另一种阐释。说了这么多,还是为了说明一点:正确认识自己。当然,正确认识自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大材小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因此,其中自然包括对多个可疑目标的仔细分析。我选择考清华是因为我深知自己完全有这个能力,有坚定的决心,能坚持到底。
认清自己的真面目,找到合适的目标,接下来就是不遗余力地为之奋斗。考研参考书我无需列出,介绍随处可见,对于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自行安排就好。下面我简单说一下自己学习各科的感受。
政治:我于十月份开始政治的学习(肖秀荣三件套),搭配肖秀荣的视频。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我都对政治及其反感,无形之中内心对其产生一种抵触。也许有自己的心理原因,也许是前面谈到的智力因素,亦或是二者均有,我本身不擅长政治这个科目,但是我会尽力去做到自己能达到的最好。刷完一遍肖秀荣三件套,感觉并没有收获什么,于是我又开始刷三件套中的1000题第二遍,效果一般。后来我买了风中劲草,开始每天15页地背,花了半个月,同时做肖八,这段时间明显感觉自己的基础知识有所提升,选择题失分率越来越低。但为何自己的政治成绩落得个59分的惨剧,原因在于我没有背肖四任四蒋五,盲目地刷了很多很多题。包括大题,我背了并不怎么知名的主观题应试宝典,听信其可以保证大题拿35分,而放弃了背肖四任四蒋五大题,这些错误的道路让我付出很多却收获甚微。回头看,肖秀荣三件套并不怎么样,我认为大纲解析还不错,配合风中劲草,然后就是刷各种模拟题的选择题,最后就是背肖四任四蒋五大题,这样下来政治至少考70。
英语:每个人都知道,词汇是基础,新东方的词汇书我背了不下三遍,而后背真题里面的词汇。但除了词汇,技巧也非常重要,几乎每一类文章每一类题目都是套路,只需要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不难发现其中的套路,可以配合视频讲解练习,效果较好。新题型的话,就是联系上下文关键词,逻辑上通顺一般就没什么问题。翻译无需过分润色,直译就好,考场上没那么多时间给你慢慢修改,平时有时间和兴趣可以润色。小作文大作文的话,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突击背模板,但最好是早一点开始背一些句式并动手写历年真题作文,尝试着替换几个高级词汇(当然前提是保证用法正确),这样考场上才能运用自如,格式上可仿照王江涛的作文,他的作文适合绝大多数考生,朱伟讲的恋恋有词很不错,但我认为他的作文太难并不适合大众,不过里面有的句子还不错可以背一下。无论是哪一块,真题是最好的资料,其他资料可有可无。阅读理解,熟读每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可以背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章学到很多很多东西,仔细分析每个题目出题意向和规律,找出正确选项与原文的关系,同时也要分析干扰项的设置规律,最后将题目分类整理总结规律,配合视频讲解,相信没什么问题。题目选项几乎都是按照文章顺序出,所以推荐边读题目边看文章的解题模式,如果选项内容距离该题应在位置内容较远,大多数情况下可首先排除该选项。正确选项一般有概括性、委婉性或原文同义转换等等,太绝对的往往是干扰选项,偷换概念也是常设干扰选项之一,要多加小心。总之,真题极其重要,可以留一两套最近年份的真题到最后模拟,其他模拟试卷可有可无。
数学:数学这个科目,看似有许多变数,随便换换就是一道崭新的题目,且难易程度调控范围大,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着实让许多人头疼,也是最能拉分的科目。但仔细一想,数学依然是套路,考的都是基础。如果说某些题目难,那只是它集合了众多的基础,使之看起来似乎变难了。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基础,就掌握了数学。但什么叫掌握呢?掌握不是你看到它的时候认识它会用它,而是看到题目能想到它并运用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看到题目想到相关知识点呢?张宇常说要背经典题目,但我并不提倡,数学是一个灵活的学科,稍微一变,解法可以焕然一新,死记硬背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解决数学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刷题。而刷题并不是单纯地刷题,前提是熟悉每一个知识点,学习知识点的时候辅以一定的题目巩固加深理解。第一遍集中刷题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技巧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数,但即使做对了的题目事后也不应该放过,而应一步一步地将其分解为一个个基础知识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能找出多种解决方法。典型的或则自己多次出错的题目应该用笔记本记下来,过几天回头看一下,时常提醒自己,有意集中训练。这样即可将难点逐个突破,数学不再难。另外,数学套卷练习尤其重要,它让你总是能比较全面地复习到常考知识点,不会让自己因为时间的问题将知识点模糊甚至忘记。每过一个阶段应该回头整理总结复习成果。比如,可以将30年真题按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三部分,每做完10年真题就花一天甚至两天来整理和总结这些试卷,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以及哪些地方需要单独提出来训练等等。特别注意:切忌眼高手低。很多人就败在这里,一看就会,一坐就错,漏洞百出,这就是懒得动手的后果,只会是吃不了兜着走,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动手做题的习惯要保持到考前一天的晚上,毫不夸张,不仅是为了保持手感,也是为了保持思维敏捷。能消化吸收的前提下,尽可能做更多的新题,市场上有的是题源。汤家风的全书比其他的讲的详细一点,个人比较倾向于推荐这本,我做的题目有张宇1000题,汤家风1800题中的提高部分,历年所有真题,张宇八套张宇四套,李永乐八套,汤家风八套,合工大五套等。最后考了150,因为今年题目简单,数学优势并没有凸显出来,但也不至于被别人因此拉开差距。
专业课:专业课考点题型都比较固定,历年普遍都不会太难,主要好好看课本,不要一味地去背,要注重理解。参照往年考题回到课本,重点关注这些点,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其他没怎么考过但又比较重要的知识点。真题非常重要,要反复揣摩,每次都要动手写动手计算,不可死记硬背,也不可在写过一两遍后就只是看看而不动手写。我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前期每个题都做的非常熟悉了,也理解得非常透彻,后期就只是看看却不再动手,被自己眼睛欺骗的右手在考场上给了我狠狠地一击,自以为专业课可以考140+的我最后仅仅考了112,万分悲痛,无限痛惜。但是有什么办法,自己犯下的错自己承受,没什么不公平,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日子一样要过,为什么要哭丧着个脸呢?世界不会因为你一个人的颓废而停止运行,何不昂首向前,积极面对。或者换句话说,在认清生活的面目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好在结果并不是不能接受,也顺利考上了清华。
总的说来,除了数学,我都考的一团糟,无论如何,欣然接受,以微笑迎接每一个明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研不是和别人比,是和自己比,你的对手就是自己。确定目标,下定决心,坚持去做,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水到漆成,结果自然而然。
恭喜了 赞哦!!!!! 说的很好,祝福楼主。 楼主这贴真的很激励人啊!全书一直不太会用,感觉做了一遍第二遍和之前差不多。。 靖雪 发表于 2017-3-25 10:54
楼主这贴真的很激励人啊!全书一直不太会用,感觉做了一遍第二遍和之前差不多。。
你说的是数学吧,我个人觉得全书过一遍差不多了,然后刷题,整体刷一遍,再回头整理,哪里薄弱再看全书。 谢谢分享。 吴启龙-北航 发表于 2017-3-25 23:42
你说的是数学吧,我个人觉得全书过一遍差不多了,然后刷题,整体刷一遍,再回头整理,哪里薄弱再看全书。
看来数学还是靠刷题,还想着买套视频课看看来着~谢谢学长的建议 感谢楼主分享 6666666666666666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