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rry 发表于 2017-7-16 20:20:08

中国材料大会2017分会集锦

中国材料大会2017分会集锦2017年7月9-12日,“中国材料大会2017”(以下简称大会)设置的37个分会在宁夏银川国际会堂陆续举办。参加本次大会的近5000余名参会代表,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及专业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了相应的分会。据各分会组织单位的反馈,今年大会的分论坛从会议规模、会议讨论及会议成果等方面都优胜于往年。为了及时反映各分会的召开实况,分享会议的成果,经大会组委会讨论,特组织分论坛成果集锦报道,以促进办会经验交流。
【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分会”(以下简称分会) 由中国材料学会太阳能材料分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国家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共同承办。会议得到了中国材料学会、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本次会议为期4天,收到120余篇高质量摘要,共计设主旨报告1名,特邀报告9名、邀请报告34名、口头报告29名以及墙报37名。来自全国各相关单位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于7月9日上午开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邹德春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金山研究员代表承办单位致开幕词。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李永舫院士作了题为《聚合物太阳电池光伏材料的侧链工程》的主旨报告。来自华北电力大学戴松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刘生忠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徐保民教授、暨南大学麦耀华教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魏苏淮研究员等著名专家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来自全国70多家单位的专家就太阳能材料,如无机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碳材料等;新型太阳能电池, 如纳米结构电池、钙钛矿电池、量子点电池、染料敏化电池、有机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动力学研究、理论模拟研究等方面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会议还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出了优秀口头报告、优秀墙报以及最佳报告奖。(通讯员 许 琪)【高性能钛合金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高性能钛合金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承办。支持单位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分会主席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赵永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朝利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李金山教授、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李士凯研究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毛小南教授。分会邀请报告16篇、口头报告65篇、墙展14篇,参会人数超100人。邀请报告分别在微叠层材料、低成本钛合金设计与制备和应用、不同热机械处理条件下亚稳β钛合金的α相转变及其变体选择行为、大截面差构件及异形截面构件热态气压成形工艺、TC17等几种合金整体叶盘成形机理与关键控制技术和组织性能调控原理以及力学性能评价、TC21合金单向载荷和疲劳载荷下初生a相与β转变组织裂纹萌生行为及特点、几种钛合金硬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及相关实验验证、高强近β钛合金薄带连铸流程及凝固基体晶粒取向和元素分布规律、{332}孪生形成机理及变形孪晶的特点和孪生诱发塑性变形效应、组织与应力分布及晶体取向等对钛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以阿尔法为主体表达式的4个相的结构与形态和相转变特点、近年来钛合金固态相变研究方面的进展、深冷处理对几种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和规律、钛合金阻燃机理、深过冷条件下初生枝晶生长和包晶凝固机制等热点问题上进行了讨论交流。(通讯员曾立英)
【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分会总结】
“中国材料大会——材料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承办,并获得了现代交通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北京实验室与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分会围绕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基础理论、材料先进凝固与塑性成形技术、材料先进连接和表面处理技术、材料热处理技术、材料短流程近终形成形技术、材料制备加工装备及控制技术、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集成计算材料工程、高通量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等主题征文,得到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等260余位参会代表大力支持,共收到稿件175篇。分会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刘雪峰、谢建新、刘永长、刘峰、管仁国等分会主席的关心和支持。分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刘雪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西北工业大学刘峰教授进行了题为《相变热力学/动力学性相关性在纳米材料中应用研究》的报告,提出了一种从相变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预测相变组织和性能的新理论及新思路,引起了参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讯员 尹宝强)
【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学术研讨会】
“中国材料大会——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由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管材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承办。来自高等院校、研究单位、重点企业等30多家单位约1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交流论文41篇,其中特邀报告1篇,邀请报告29篇。围绕油气输送用管线钢和管线管、油气井管材与管柱、炼化管及压力容器、油气装备材料、石油管及装备的力学行为、腐蚀与防护、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完整性技术及管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学东院士作了题为《重要压力容器失效与预防》的特邀报告。报告从石油石化工业重要压力容器的失效分析出发,归纳总结其失效模式和机理,提出基于重要压力容器全寿命周期的风险控制技术,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这些措施应用于重要压力容器设计、选材、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显著提升了我国重要压力容器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张冠军教授、冯耀荣教授等10人作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单智伟教授、西南交通大学蔡力勋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路民旭教授、乔利杰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单以银研究员、西南石油大学练章华教授等分别作了邀请报告。这些报告具有重要理论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讨论热烈,对与会代表启发很大。(通讯员 冯耀荣)
【核材料分会】“中国材料大会——核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组织协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广宏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汪小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韩恩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王志光研究员、北京大学王宇钢教授、清华大学张政军教授、中广核研究院刘彤研究员担任分会场主席。会议主题为 “先进核能材料缺陷形成演化与性能调控”,以面向第三/四代裂变反应堆、聚变反应堆、ADS嬗变系统等先进核能系统为工程需求,旨在探讨材料设计、制备/加工/连接、评价/表征、服役行为及核材料基因组工程等相关问题。会议围绕“面向先进核能的新材料与方法,核电工程材料与燃料相关问题,核材料计算模拟方法与探索,核材料基因组”4大专题展开讨论。本分会共邀请到了30位国内外核能材料专家做邀请报告,共计收到180余份会议摘要,挑选出了31个口头报告、111个墙报展示。分会主席吕广宏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分会旨在为核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凝聚力量共同探讨并解决核能材料关键问题。在面向先进核能应用的新材料与新方法专题中,美国密歇根大学王鲁闽教授作了题为“Fundamentals of Radiation Tolerant Materials: Recent Progress and Research Needs”的报告,介绍了反应堆关键材料辐照损伤及可能的抗辐照方法。在核电工程材料与燃料相关问题的探讨中,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罗广南研究员就聚变堆材料服役环境及所面临的挑战展开了讨论。为更好的鼓励核材料领域青年学生,分会专门设立了“优秀学生墙报”奖。参会人数多达200余人,会场气氛热烈。(通讯员袁 悦)
【环境工程材料分会】“中国材料大会2017——环境工程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生态功能材料研究所承办,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宁夏大学共同作为支持单位。分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事污水处理材料、土壤污染治理材料、土地生态修复材料、饮水净化材料、固废处理材料、工业废气、大气污染治理材料、车辆尾气治理材料、室内空气净化材料、吸收噪声和辐射的材料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120余人,显示出环境工程材料的重要地位。本届大会的主席是张增志教授、翁端教授、聂祚仁教授。张增志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分会举办的历史,以及环境工程材料的重要性。本次会议共有23邀请个报告,25个口头报告,14个墙展。分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污水处理材料、土壤污染治理材料、、固废处理材料、工业废气、大气污染治理材料等。广东工业大学李冬梅教授、武汉大学毛旭辉教授、北京建筑大学王崇臣教授、淮阴师范学院赵宜江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黄占斌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郎印海教授等分别作了邀请报告。参会的专家学者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今后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方向。(通讯员刘通)
【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凝固科学与技术作为材料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在本次中国材料大会中首次举办“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分会由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协办。此次分会论坛主席分别由西北工业大学李金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国教授、上海大学翟启杰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王同敏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王海鹏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林鑫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玉勇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陈光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赵九洲教授和北京科技大学惠希东教授共同担任。分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王同敏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国教授分别在B2N14和B2N17会议室为分会场开幕致辞并主持首场报告会。分会分两个会场同时进行,为期3天。与会代表分别就深过冷、急冷快速凝固;平衡与非平衡凝固;电、磁、声等外场下凝固理论与技术;传统铸造与新型铸造工艺与技术;钢铁铸造与凝固调控;有色金属及合金铸造与凝固过程;非晶、准晶材料凝固制备;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等主题,结合个自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参会代表100余人,陈光、李双明、李建国、董洪标、介万奇、任忠明、陈玉勇、惠希东、杨院生、郭喜平、王慧远等23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报告,另有52位口头报告。会上,学术大牛吸睛不断,青年才俊博人眼球,吸引了众多听会者长久驻足。(通讯员冯 芳)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北方民族大学承办了本次“中国材料大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光宪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徐坚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北方民族大学耿桂宏担任分会主席。分会主题包括高分子材料表征、结构和性能,新型塑料、橡胶和纤维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光电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改性、复合及共混,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耐热、阻燃高分子材料,动态高分子材料等。本次分会注册人数总计180余人,到会人数230余人,共收到论文摘要127篇。其中分会主题报告9个,邀请报告26个,口头报告32个,墙报37个。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组成设计、结构调控、性能改性以及成型技术等主题,通过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及墙报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通讯员 皮茂高志亮)
2017年7月9-12日,“中国材料大会2017”(以下简称大会)设置的37个分会在宁夏银川国际会堂顺利举办。截止12日上午,全部分会圆满结束。参加本次大会的近5000余名参会代表,结合各自的专业领域及专业爱好,自由选择参加了相应的分会。据各分会组织单位的反馈,今年大会的分论坛从会议规模、会议讨论及会议成果等方面都优胜于往年。为了及时反映各分会的召开实况,分享会议的成果,经大会组委会讨论,特组织分论坛成果集锦报道,第一批分会报道已于7月11日上线,本次为第二批分会报道,以促进办会经验交流,共享学术盛宴。
【亚稳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分会】“中国材料大会2017——亚稳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燕山大学、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支持。由北京科技大学张勇教授、燕山大学沈同德教授、上海大学王刚教授、太原理工大学乔珺威教授、北方民族大学耿桂宏教授等作为分会主席。分会主题包括铝镁合金、高温合金、单晶、纳米、形状记忆合金、TRIP钢、TWIP钢、粒状材料、非晶合金、高熵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形变及流变单元等。分会围绕材料在受到外场作用下产生的锯齿和噪音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序分布,以及材料流变结构单元的作用,探讨各种材料在外场作用下呈现这一间歇性锯齿响应现象所对应的物理机制等进行探讨。本分会共邀请到了40余位该领域专家学者作邀请报告,从收到的80余份会议摘要中挑选出了62个口头报告、11个墙报展示。分会主席耿桂宏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分会旨在为亚稳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凝聚力量共同探讨并解决亚稳材料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分会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院士的报告“非晶的面子——非晶表面动力学及其应用”拉开了为期4天共6个单元的学术盛宴。随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韩恩厚教授、燕山大学沈同德教授、东南大学潘冶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茂枝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张博教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管鹏飞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王军强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王清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孙保安教授、南方科技大学严明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何战兵教授等分别做了精彩报告。为更好地鼓励核材料领域青年学生,本次分会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赞助支持专门设立了“优秀研究生”奖。(通讯员 张蔚冉)
【粉末冶金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2017——粉末冶金分会场”(以下简称分会)由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稀有金属特种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国家钛及稀有金属粉末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粉末冶金分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协办。分会共有28个特邀报告、66个口头报告及23个墙报组成。内容覆盖粉末冶金基础理论、钢铁粉末及制品、有色金属粉末及制品、硬质合金及金属陶瓷材料、难熔金属及合金、磁性材料、超硬材料、粉末及粉体材料制备技术、3D打印技术及理论等专题。分会主席由刘文胜、钟景明、王战宏、肖志瑜、曾克里、程继贵共同担任。分会于7月9日下午在刘文胜教授,舒军研究员共同主持下拉开帷幕,中钨高新总经理谢康德作题为“打造世界一流的钨产业集团”特邀报告,重点阐述了我国硬质合金材料、技术、产品乃至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为我国硬质合金领域做大做强指明了方向。会议邀请了来自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的钟景明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的白书欣教授、东北大学的张德良教授、中南大学周科朝教授等28位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精彩的报告吸引众多学者前来聆听和交流,现场讨论提问热烈,为了促进会下学者专家的深度交流,分会还专设了“粉末冶金分会交流”微信群。最后还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出了分会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展奖。(通讯员 汤 娅)
【高温合金分会】
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航材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宝钢特钢有限公司承办了“中国材料大会2017——高温合金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本次分会以航空、航天、舰船、能源等领域用高温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制备技术、微观组织表征及性能研究;高温合金构件的选材、失效分析及应用研究作为征文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00多位专家和学者参会,共收集到194篇摘要,包括65篇口头报告和52篇墙报,是本次大会中报告数和参会人数最多的分会之一。此次分会还特邀了北京科技大学谢锡善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宫声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刘林教授、东北大学王磊教授、俄亥俄州立大学(美)王云志教授、肯塔基大学(美)翟同广教授、莱斯特大学(英)董洪标教授、西弗吉尼亚(美)刘兴博教授、中国商发张燕部长、中科院金属所张健研究员、航材院肖程波研究员,以及钢铁研究总院的赵光普和张义文教授进行了精彩的邀请报告。在为期3天的日程里,针对先进装备应用需求、新体系合金成分设计、凝固过程晶体取向控制、合金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服役过程组织演化及影响、高温蠕变疲劳机制等学术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而严谨的讨论,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来自中科院金属所的高双、西北工业大学的李亚峰、中南大学的徐晴昊、钢铁研究总院的刘建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倩、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陈金宾等6位代表获得了分会优秀墙报奖,其中高双等人的《铸造IN617B合金在长期时效过程中M23C6和γ’的析出行为》获得了大会优秀墙报奖。(通讯员 毕中南)
【材料基因组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材料基因组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于7月9-12日在银川顺利召开。本分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承办。分会得到了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分会主席分别由张统一院士、谢建新院士、王崇愚院士、陈立泉院士和张金仓教授担任。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西北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等50多家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30余名专家和代表们参加了本次分会。分会共设立了材料信息学与材料基因组数据库、集成材料计算与材料设计、高通量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典型材料研发的示范应用进展等4个主题,组织了17个主题报告、46个邀请报告,15个口头报告和21个墙报。分会就先进材料及结构的跨尺度力学、多孔材料基因组计划、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和数据技术、材料基因芯片技术、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高温合金的设计与开发等学术专题进行了交流讨论,针对当前领域研究的前沿、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材料基因组工程的发展计划等进行了思考和展望。7月9日下午,本次分会还组织了“材料基因组前沿发展圆桌讨论会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基因组分会理事会筹备会”。由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张统一院士致欢迎词,并发表讲话。随后,参会专家们进行了自由讨论,对当前我国材料基因组工程计划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劣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借鉴国外材料基因的发展和自身的深度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为我国材料基因工程组计划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规划献计献策。筹备组秘书鲁晓刚教授对筹备组成员进行了简要介绍,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金仓教授对材料基因组分会筹建过程进行了回顾及总结。(通讯员 宁金妍)
【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技术分会】
2017年7月9-11日,“中国材料大会2017——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技术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在宁夏银川国际会堂成功举办。分会由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重庆理工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材料导报》杂志社共同承办。本次分会主席由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胡文彬、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王福会、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于月光和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黄伟九共同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董闯教授致开幕词。分会由9个邀请报告、64个口头报告及32个墙报组成,内容涵盖了7个主题,包括:材料表面/界面科学与理论;表面耐磨减摩技术与工艺;表面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表面延寿科学与技术;特种涂层与技术如耐高温涂层、热障涂层、封严涂层等;表面功能涂镀层与应用技术;表面工程装备与应用技术、表面分析测试新方法新装备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田修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刘宣勇教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袁建鹏和程旭莹、西安交通大学的李长久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乔利杰教授、天津大学吴忠作、西北工业大学的耿德路老师分别作了邀请报告。(通讯员 夏大海)
【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2017——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分会主席由武英、潘洪革、黄云辉、李箭、李海文等担任。本次分会共接收到摘要164篇,其中特邀报告48篇,墙报39张。各界精英汇聚一堂,6场报告秩序井然,邀请报告专家精彩专业的演讲吸引参会代表达200余人,分会踊跃交流、气氛活跃、人气爆棚。分会报告内容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锂离子电池、锂空气电池、钠基电池、新型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储氢储热材料、纳米线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柔性纤维状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等。特邀报告包括澳大利亚Curtin University蒋三平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星国教授、West Virginia University刘兴波教授、九州大学李海文教授、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韩树民教授、浙江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刘永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赵海雷教授、日本Kyushu University的Hiroshige Matsumoto教授、四川大学陈云贵教授等,精彩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强烈兴趣。(通讯员 阎有花)
【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2017——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按照既定日程在宁夏国际会堂B1S10会议室召开。分会共收到摘要81篇,其中口头报告40篇、墙展14篇、其他摘要27篇。参会代表主要来自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单位。分会采用会议报告、讨论、提问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角度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原理与设计、标准体系建立、仿生复合与性能、塑性加工成型、强韧化机理、增材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内容丰富,信息密集,精彩纷呈,获得了代表们的高度评价。参加者每场均超70余人,报告人详尽阐述了个人的学术观点及实验现象和结果,整个会场学术氛围轻松而融洽,经过参会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通讯员 张 强)
【生态环境材料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生态环境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北京工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单位承办。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教授、北方民族大学韩凤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深根教授等担任分会主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到会交流,共同探讨生态环境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各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会讨论的主题包括:生态环境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材料循环再生技术与应用、材料生态设计与生命周期工程技术以及环境工程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等。本次分会共设立了“资源高效循环技术”、“环境工程材料与技术”、“节能减排制备技术”与“生态建筑材料与技术”4个分论坛。分别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杨加宽教授、钢铁研究总院周和敏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席晓丽教授等12名邀请报告专家,就汽车用电池高效循环再造关键技术、环境净化材料研究进展、湿法回收废铅酸电池铅膏短流程新方法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来自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多名科研工作者就材料生态设计、环境功能材料的性能、行为机理以及制备等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与自身的研究成果,并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现场交流热烈,效果良好。生态环境材料分会于7月11日下午顺利结束,会场到会邀请报告12篇,口头报告34篇,墙展交流27篇,注册人数超过100人,累计参与交流人员超过150人。从本次分会讨论及相关交流可以看到,在国际上大力提倡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的背景下,生态环境材料与相关的评价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走向工业企业的实际应用。本次分会对国内生态环境材料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推动了在生命周期工程、生态设计与资源循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通讯员 刘 宇)
【先进玻璃材料及器件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先进玻璃材料及器件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简称中国建材总院)承办,得到了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特种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分会主席祖成奎致欢迎词,海南大学姜宏教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姜雄伟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钱奇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陶海征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邀请报告。本次分会口头报告共计44篇,其中,中国建材总院来自石英与特玻院、玻璃院、玻纤院、国检集团的报告14篇,内容覆盖了光子学玻璃、工业技术玻璃、电子玻璃、石英玻璃、玻璃纤维及器件、深加工玻璃及器件、玻璃镀膜及器件、玻璃先进测试与表征。 希望本次分会的举办成为推动先进玻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加强互动交流,共同推动先进玻璃技术的发展、提高和创新。(通讯员 王叶思丝)



【纳米结构金属与合金分会】
2017年7月9-11日,“中国材料大会2017——纳米结构金属与合金分会”在银川宁夏国际会堂召开。本分会由南京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力学所联合承办,旨在为国内外从事纳米结构金属材料的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来自全国27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近百名专家、教授和同学参加了本分会。本次分会主要针对纳米结构金属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包括纳米结构金属和合金、梯度结构等非均匀结构金属材料等进行了讨论,共有37个口头报告,其中5个keynote报告,12个Invited报告,还有壁报5个。为参会代表提供了最前沿的纳米科学研究进展、传递了行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向,共享纳米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讯员 聂金凤)
【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分会】
2017年7月12日,首次设立的“中国材料大会2017——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圆满结束。作为首次独立一个分会进行研究方向的凝聚与发展,本次分会以邀请报告为主,特别邀请吉林大学蒋青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教授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世超教授、张涛教授带来了4个精彩的主题报告,以及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研究所的学者专家带来的23个邀请报告和13个口头报告、13个墙报展示。9日下午13:30分会报告正式开始,会场坐无虚席,分会主席丁轶教授代表分会介绍了分会组织及筹备的基本情况,希望大家可以共同完善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研究方向,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将“纳米多孔金属材料”分会筹办为中国材料大会的一个常设分会。报告以吉林大学蒋青教授带来的《呼吸式三维多极结构电极的高容量和高稳定锂储存》主题报告拉开了序幕,此时可容纳100人的会场明显变的拥挤起来,后排的同学主动站起来,为更多的代表提供空间。门口、走廊里都可以看到踮起脚尖认真倾听的参会者。蒋老师的报告为分会点燃了第一把火,接下来的报告同样精彩纷呈、高潮叠起,提问踊跃。贴心的茶歇时间、中午休息时间都成为大家走近报告人、进一步了解报告工作成果的最佳时刻。(通讯员 王 建)
【高性能铝合金分会】
“中国材料大会——高性能铝合金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铝合金大规格板带材/挤压材制造与应用技术”项目组、有色金属学会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共同承办,支持单位为中国铝业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熊柏青、北京科技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济山、湖南大学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江华、中南大学教授邓运来、中国铝业公司首席工程师&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赵丕植共同担任分会主席。分会围绕铝合金材料及其先进制备加工技术、航空航天飞行器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交通运输工具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板带材及其塑形变形技术、铝合金挤压材及其塑形变形技术、铝合金微观组织先进表征技术、铝合金计算与模拟技术、高性能铝合金关键应用技术等主题征文,得到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铝业公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本次分会注册人数150余人,共收到120多份会议摘要, 22位专家作邀请报告,40余位学者作口头报告。分会主席熊柏青教授出席分会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中国材料大会为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提供了便利,希望大家抓住机会,共同分享探讨工作,为高性能铝合金的发展添砖加瓦。在熊柏青教授的带动下,分会现场热烈,来自不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就7000系铝合金、6000系铝合金、铝合金先进表征技术及铝合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方向作了精彩的报告。(通讯员 刘冬梅)
本文转载: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原文链接:http://www.c-mrs.org.cn/cn/news.asp?id=427.html                  http://www.c-mrs.org.cn/cn/news.asp?id=431.html

小柒啊 发表于 2017-7-16 22:54:32

好可惜,没有去,感谢楼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材料大会2017分会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