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科院研究生的质量
在科学网上看到一篇博文,讨论中科院研究生的质量。说起来,中科院与高校有着很多不同,大家对它不是很了解。因此存在不少误区吧。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质量还是可以的吧(王德华) 关于中国科学院是否具备培养研究生的资格,是否可以培养研究生,早就听说过争议。所以,一直有学者们建议取消中国科学院的招生权。这些学者们的根据就是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在大学,不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具有招收研究生的权力,并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际上还有曾经非常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在合肥,这是本科教育),可能是一个特色。尽管与国际上不接轨,甚至与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都不是很一致,但是不可置疑地说:中国科学院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在整体上是不错的,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也是得到广大高校认可的,很多也已经在高校担任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重任。几十年来,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在研究生的知识教学、技能传授、科研素质训练等等方面,也是比较成功的。再说大一点,中国科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我国是有重大贡献的,中国科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在中国科技和教育界的作用和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如果真追踪历史的话,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是首先从中国科学院开始的(50年代),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的地位和比例也是占主导地位的。 中国科学院的招生指标是需要教育部分配的,科学院自己没有研究生独立招生权。个人感觉教育部与科学院似乎在不少方面有些不协调,其中的原因我们自然不清楚。也许是资源分配或竞争的原因,也许是人才(也是资源)竞争的原因(如百人计划和长江学者),也许是其它原因。前几年在百篇优博方面,教育部与科学院之间又出现了不协调,诺大的科学院只有几篇优博的指标。无论科学院,还是教育部,培养人才都是为这个国家。让优秀的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接受最好的指导,对国家的整体发展是有益的,也是应该的。体制问题,我们无法控制。我们只能在现有的体制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做最好的工作。所以,隶属于教育部的高校教授们与隶属于科学院的研究所的研究员们,实在没有必要争论孰优孰劣的问题。我觉得高校与科学院加强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加强学术交流,是应该大力鼓励和促进的。 如果历史证明中国科学院具有招收研究生的权力是错误的,对于中国的人才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或者其他不良作用,取消科学院的研究生招生权是应该的。如果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的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和地位,证明了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那么就应该坚持下去,并且进一步完善。科学院和教育部完全可以在资源上、师资上,实行共享。我自己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在科学院渡过的(当时的基础课是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学习的),博士研究生阶段是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渡过的(课题是在科学院完成的),博士后是在科学院学习的,近些年来我自己积极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从1997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课,后来也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给研究生授过课(或讲座),也曾到过国外的大学去看过、体验过,我觉得科学院和高校各有优势、各有特色。这些年来科学院引进的人才多数是在国外的大学里学习的,也有很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高校教授加入到科学院系统的。 高校的人文气氛浓厚,校园有生机,科学院在这些方面自然逊色。高校教授们口才好,对教材熟悉,科学院的研究员们对学科领域的把握比较好,对科学问题的深入、工作的积累等等,具有优势。当然科学院不是每个研究员都是强将,高校的领军人物也是数不胜数。不说这些了,自己写着都有点乏味,感觉有些无聊了。如果研究生们自己比较一下,对于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有益的,教授们和研究员们应该各自都是很清楚的,谁比谁差呢?如果我说“我们每年的研究生复试导师们都感叹优秀的学生都哪里去了”引起一些高校教授们的反感的话,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硕士生的生源都是高校培养的,博士生的生源也是高校的多(科学院的硕博连读多),这是事实。导师们感叹也是事实。这个事实是反映一些问题的,但这个事实没有否认高校那些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教授们的功劳。我只是疑问:中国科学院招收研究生,从来没有收费过,生活补贴也不是很差,而为什么生源却一直很差呢?(我负责研究生管理工作多年,教学多年,阅卷多年,还是有些说话权的)。 再多说一句,如果要改革,鉴于当今国家(和各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我觉得取消中国科学院的硕士生招生权还是可以讨论的(直接硕博连读),尽管很多副研究员会极力反对(在研究所副研究员几乎没有机会分配到招生指标)。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确实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科学院在这个历程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和贡献,这是不可置疑的。中国科学院可以招收研究生,也是一个特色。这个特色现在看很成功,对国家的科学发展和研究生培养(人才培养)没有任何副作用。”
原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55660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