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对专业型硕士的看法

从考研论坛转的

有关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争议自专业学位开办以来就此起彼伏,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生的09年研招的扩加5万个名额以来,高校学子就全日制实务性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科学学位的争议可谓到了白热化时刻。这些现象(暂且不称乱象)无不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学生无疑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而作为参与此话题讨论的准研究生们(或者说研究生的后备军)如果还在纠结这个问题的话,我只能说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很难想象这些将要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子们缺乏自己判断然后跟风般的为自己的学历身份作徒劳的辩解——这个是不需要的也是不必要的。
       下面我将尽最大盖然性来分析比较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
       一、大背景介绍
      本朝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大学改革扩招以来,大学生从数量上可谓进入了“大跃进”时代。这次改革不仅带来了高校的合并合改,大学城的疯狂圈地,新校区的大规模基建,民办教育的兴起,进而导致高学费,还带来了大学生从此步入了“一毕业就失业”的时代。这次教育改革无疑没有突破业已僵化的教育体制,一方面,盲目的扩招从根本上颠覆了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新校区大学城的圈地运动并不能解决高教优良师资问题,在万人高校遍地开花的大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从“扩招运动”到“圈地运动”再演变为以教育为名的“圈钱运动”。另一方面,政策性扩招必然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所以在这个几乎“人人可以上大学”的鸡国,这个教育投入十分吝啬的鸡国,企图通过“印刷文凭”的方式取得教育文化的进步,当一批批揣着带着钢印的文凭的不合格的毕业生流入市场的时候,这俨然也成为了本朝的一个笑话。借用国外某著名大学的校长的话说:“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是个笑话”。
       二、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
       科学学位教育是传统的以培养研究型高层次人才为目的的,专业学位则是培养高层次实务型人才为目的的。那么,有关这两者的现状是什么呢?
       第一,学术性学位不学术。
       我先怕怕胸膛可以很客气的断定,就在校的学术性研究生而言,不会超过30%是真正为了做学问而读研究生的(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不知道当有人问起各位研究什么方向和课题时你会不会脸红),如果你还不承认,那么请各位研究生们扪心自问吧。多个研究生导师曾在笔者面前抱怨现在的研究生到毕业连基本的经典的学科专著都没看过。
       第二,专业学位不实务。
       专业学位开设的专业粉墨登场。但是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真的能达到所谓的高等次实务人才吗?稍有经验的人知道,其实实务性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比学术性学位教育更多的资金投入。但是事实的真相是,专业学位只是国家为了缓解就业的一个权宜手段,一方面强调改革以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学术性培养模式向实务性专业学位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却不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竟假以高昂的学费做圈套,端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圈钱运动”。
       第三,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现阶段的培养模式不存在多大的差别
       我不会相信这场改革之前进行了很科学的论证抑或做过很多准备。不会。这场改革无疑是在以金融危机为导火线,在就业十分困难的究竟下流产出来的,所以现阶段这两种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是找不到差别的。一是因为这两种学位教育都无法单方面走出整个中国教育体制的困境,这种束缚的存在不可能打破常规地使得学术型硕士比专业型硕士的研究能力更强,也不可能铁板一块地认为专业硕士的动手能力比学术性硕士更高。实际上抛开培养模式,谁也不敢保证学术性科学硕士比专业硕士牛逼,同样,谁也不敢保证专业硕士比学术性硕士牛逼。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天线宝宝

写了 28 篇文章,拥有财富 163,被 4 人关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到人人
材料人网--https://www.cailiaoren.com/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沙发
江东独步 发表于 2011-7-28 12:32:38
{:4_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材料人论坛 | 京ICP备16046932号-2/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4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