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柒啊 于 2017-6-27 15:46 编辑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多样性的事物进行有序化管理,构成了标准的知识体系。标准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决定性的地位。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是该领域的主导者。标准制订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科技战略。目前,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例如,镁合金和腐蚀等领域都在逐步主导国际标准化的制订工作,成为国际标准化秘书国。
近年来,也曾参与一些标准活动,感觉存在不少亟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科学术语的标准化,应当引起大家关注。术语则是标准的标准。这里谈到的问题涉及术语命名问题。
今天的话题涉及材料科学。合金命名准则是什么?合金命名原则是以成分多少为准,含量高的放在前面,少的放在后面。因而,镁合金、铝合金等金属的牌号也是根据合金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来划分的。
什么是镁合金?
镁合金是以镁为基体加入其他元素而构成的有色金属合金[1]。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二元系:Mg-Al、Mg-Mn、Mg-Si、Mg-Zn、Mg-RE、Mg-Ca和Mg-Li;三元系:Mg-Al-Zn、Mg-Al-Mn、Mg-Al-Si、Mg-Al-RE;多组元系:Mg-Th-Zn-Zr等[1]。业内更倾向于用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镁合金的牌号反映了镁合金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定量地给出了其中主要的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例如,AZ91表示Al质量分数含量为9.0%左右,Zn为1.0%左右。
什么是铝合金?
铝合金就是以铝为基体加入其他合金而构成的有色金属合金[2]。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Al-Cu(2×××系)、Al-Mn(3×××系)、Al-Si(4×××系)、Al-Mg(5×××系)、Al-Mg-Si(6×××系)、Al-Zn-Mg(7×××系)、Al-Li合金[2]。
镁-稀土合金 VS 稀土-镁合金?
“稀土-镁合金”、“镁-稀土合金”百度搜索找到相关结果分别约1,730,000和226,000个;必应(Bing)搜索找到相关结果分别约34,200和69,600个。百度学术搜索“镁-稀土合金”有57,100条;“(含)稀土镁合金”有12,800条。而后者“稀土-镁合金”搜索包含“含稀土镁合金”。百度学术搜索关键词“magnesium rare-earth alloy”、"Rare-earthmagnesium alloy,包括文献、专利和图书分别有117和249条。似乎 “镁稀土合金”和“稀土镁合金”两个概念共存。典型的镁-稀土(Mg-RE)合金有WE43(Mg- Mg-4%Y-3.3%RE(Nd, Gd)-0.5Zr%) 。
镁-稀土合金和稀土-镁合金的区别?
根据合金命名原则,既然合金元素应当排列在基体元素或者主要元素之后。显然,镁-稀土合金和稀土-镁合金含义是截然不同的。镁-稀土合金就是镁中加入少量稀土元素而制备的合金。
有没有稀土-镁合金?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没有稀土-镁合金,只有“含”稀土镁合金(Rare-earth-containing/bearing magnesium alloy)。稀土就像炒菜时的味精,其加入量必定是微量的。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的作用,而没有主次之分,则容易混淆视听。
如果上述两个概念意思相同,那么下面的一组概念如何理解?
镁-铝合金vs.铝-镁合金?
显然,镁-铝合金就是镁合金。一般地,铝在镁合金的最大含量不超过10wt.%(质量分数),如AZ91。铝-镁合金就是铝合金,而不是镁合金。镁在其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2wt%,如铝-镁合金5083[3]。
根据以上讨论,应该坚持使用镁-稀土合金这一术语;稀土镁合金改为含稀土镁合金更为合适。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认为,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我国《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0.1-2014)给出标准的定义为: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的类型: 标准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标准制定者: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负责国际标准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我国标准统一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管理,各个行业学会或协会参与管理和制订相关标准。
参考文献: [1]丁文江,镁合金科学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
[2]冯艳、王日初、彭超群,镁合金与铝合金阳极材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5
[3]周廉,中国海洋工程材料发展战略咨询报告,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4]标准化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本文来自曾荣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4283-10364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