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性能与其组织有关,组织的具体形状和分布与温度、压力以及组成成分相关。举钢为例,奥氏体是一般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古代铁匠打铁时烧红的铁块即处于奥氏体状态。当温度改变,组织也随之改变,金属会发生相变,相变分为扩散型相变以及非扩散型相变。当温度的改变不那么快速时,发生的是扩散型相变,通过原子的扩散完成。
而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1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这种情况下奥氏体中固溶的碳原子没有时间扩散出晶胞,发生的是一种非扩散型相变,相变时没有穿越界面的原子无规行走或顺序跳跃,因而新相(马氏体)承袭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晶体缺陷。但是这种承袭显然是亚稳定的,故而性能也肯定不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