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85403324 于 2015-4-19 14:38 编辑
临近开学,马上又是新一轮的大三学生开始跃跃欲试、或信心满满或心存困惑地加入到考研征战过程中,而这第一个他们需要解决的就是考研择校的问题。每年这个时候,也总会有成群的有考研想法的人们问大四的过来人,他们该怎样选、选哪些个学校。其实往往最真实的答案就是问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看自己更在意哪些方面,是看重学校名气?专业排名?又或者地域?可是我们又总是不那么地信任自己,总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回答,廖做安慰也罢。
在家的这段时间,也有一些学弟学妹问及这个问题。趁着还在家的最后十来个小时,姑且我也再缕一缕去年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境。权作回忆总结,也给后来人一点参考。明天这个时候到学校,又不知是怎样的心情了。
细究起来,关于考研目标院校,最初我并不是在大三下学期定下的,只是在那时候跟随一些过来人或者考研机构的指导,逐渐坚定了而已。最早应该是在大二下学期五一前后快细分专业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大一、大二都是按材料科学与工程大专业上课,大二下开始着手细分至高分子、金属、无机非三个大方向,六个小专业。那个时候学院里会请一些大三的学长学姐来讲各个小专业的课程、考研等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考研院校之类的。我就记得那时候从他们那里知道,高分子材料最强的学校是浙江大学,于是这个种子就算种下了。从此,有事没事时,会去浙大的官网查看考研的信息,收集每年的报录比,有时候也会看看主页的学院新闻。分数确实不低,招的人也不多,推免生比例还高。这是第一感觉,不过那时候因为没开始真正复习,自然对分数这类东西没有太大的概念,只知道,这个学校,是我想去的地方。
大三下学期,也纠结于为什么考研,为什么选浙江大学,换一个可不可以。不自信的人往往都是这样,感性做出的选择,总觉得不靠谱,希望用理性也能说服自己。觉得这才是最靠谱的。于是咨询了很多学长,试图去问父母,也听过一些考研机构的讲座,跟同学交流。最终,似乎也没得到什么特别靠谱的答案,反而在这过程中,坚定了考研的想法,而学校,开始算计总的分数大概区间,各科目标分数,为此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心里有个底。自然也去了解了其他一些,比如北航、川大、西北工大、天大、华南理工、或者研究所像北化、应化、材料所等等。所以直到如今,我看到有些同学一开始就对我说我要考某某学校时,还显得特坚定执着有自信。我总是会有一丝忧虑。我想知道,你真的决定了吗?就是这一所?其他的学校情况你了解过吗?我总担心,他们感性成分居多,忽视了现实的困难以及其他的众多选择。我总以为,当你认清了其他的情况还能一如的坚定自己当初的目标,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目标。
其实这样说,有自己性格原因,还有一方面,是看到过身边的一些例子。正好去年保研实行新政策,临了考研报名,不少同学苦恼要不要换个学校。而这,我觉得肯定有当初没有认真想好的原因。说这些,其实中心意思是,这个时候,当你心里有一个目标时,也不要就放弃其他院校,多了解点信息总归是好的。况且,真正考验你目标坚不坚定是在暑假复习全书时,是9月份一边实习一般做英语看专业课时,是10月份快报志愿回头审视复习状况时···
再回过头说目标,其实还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所有自己所在专业比较好的、自己能接受的学校列个清单,一个个排除。记得去年舍友就是这么干的,不过记得那时候选得学校,跟到最后真正报考的还是不一样,具体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好在考的专业课都一样,没有太大损失。
遗憾的是,虽然我一直觉得我的目标挺坚定的,不过最终由于政策原因还是去了西部一个学校。当初我选目标,第一个是专业排名,第二就是地域,要尽量离家近。一直想去南方,可是父母在。浙江大学是例外,离家远,但心愿足。
写到这里,其实上面大多都是我的个人经历、足迹,写出来,看一看,后来者该走的路一样不能省。问问你的内心,当你询问学长学姐时,你是否心中已经有一些倾向了呢?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多的去了解,找到最想去的,能接受的这一类目标,朝着最想去的那个,在往后慢慢的复习过程中,看这一目标是越来越清晰了呢还是模糊了?这个问题你能回答时,你的目标也就差不多出现了。
什么是目标?有朝一日,目标不仅仅是目标,贴在墙上、书本上的一纸激励,而内化成一种条件反射、一种习惯,成为你身体里的一部分,到那时你离实现目标也不远了。
年年有余,周周复始。关于考研,好像一直不变,每年都这样。可我们又确确实实发现,很多在变,高堂逐见白发,我们也是老大不小。没有多少时日容得再蹉跎下去,有志者哪里都会取得成绩。关于考研,不论结果如何,走过了,都会有一番收获。
谨以此文自勉
2015年3月6日晚
农历正月十六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