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跨考西工大经验分享
本帖最后由 BenZY2014 于 2015-4-25 09:00 编辑首先我要感谢材料人网和材料人论坛,如果没有材料人这个平台,我的这次考研是不会这么顺利的。 先来说说我个人的情况吧。我本科学的是汽车,于2010年毕业,已经工作4年了。2013年和2014年在职考了两次,都没有过初试线(200+);去年5月底辞职,在学校的教职工宿舍租了一个床位,6月1号正式开始复习备考;经过将近7个月的努力,最终高分通过初试线(400+)。 我强烈建议大家看一看附件《410+考研经验》,这个不是我写的,不知道出自哪位高人之手,但是却让我获益匪浅。我就是按照他的方法一步一步认真去做,才最后取得这样的分数的。下面我将主要介绍一下这7个月里我都干了什么,以及一些感悟。 从2014年6月1日开始的一个星期里,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认真研读《410+考研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考研目标、大的复习框架以及每天的学习计划。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英语单词过了一遍。我用的单词书是新东方的绿皮乱序版,附件《410+考研经验》里有介绍。 单词背完一遍之后,我就开始了简单、规律的复习备考生活:每天早上看0.5个小时的单词,上午看3个小时的数学,午饭+午休2.5个小时,下午做3.5个小时的英语阅读,晚饭+休息1.5个小时,晚上看4个小时的专业课。到了9月份之后,开始看政治,每天上午做完数学后抽1个小时看《大纲解析》,下午做完英语阅读后抽1个小时做《1000题》,并对答案、划重点。这7个月差不多每天都是这么过来的,几乎没有中断过。 当然,身体也非常重要!首先营养要跟上,每天都要补充蛋白质(牛奶、鱼类)和维生素(水果);其次要多锻炼,前期时间还不是很紧张,我和研友们每天晚上下自习后去跑步,周末打2~3个小时的篮球;后期复习比较紧张,天也比较冷,就没有坚持了。幸亏复习期间身体扛住了,也就感冒了1~2次,很快就好了;有个研友由于后期压力比较大,身体扛不住了,最后影响了考试的发挥。后来者需注意啊!
下面我先按考试科目分别说一下我的初试经验。一、英语 单词是基础,单词至少要过一遍,倒不是因为过一遍就能记住,而是过一遍之后做阅读就有底气了。我不建议在单词上花太多时间(指的是专门记单词的时间),过完一遍就应该马上开始做阅读,在阅读中记单词。阅读才是考研英语的核心,得阅读者得天下。做英语阅读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阅读速度,一般要控制在20分钟/每篇以内;另一个是正确率,平均每篇至少对4个。如果在平时的练习中你能达到这两个指标,那么考研英语肯定能过60。要达到这两个指标,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多练习。这次考研我一共做了3本英语阅读:张锦芯的《200篇》、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基础)》、《150篇(提高)》,每天做4篇,4篇阅读都做完后再对答案,专门用个小本子记不认识的单词,包括题干、选项中的。张剑的《150篇》难度大于考研真题,刚开始做的时候倍受打击,但是做完之后再看真题会很有成就感的。考研真题我只做了一遍,到后期时间不够了,建议大家有时间把真题多做两遍。 上考场之后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也很重要。之前听很多人说,把完形填空放在最后做;我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拿到卷子就开始做完形填空。这是因为我以前做过历年真题的完形填空,发现在15分钟内做完,无论难易程度都能得5分以上,比蒙的分高。所以我考试时宁愿花15分钟认真做,其实今年的完形填空不算太难,我得了7.5分。做完完形填空后,我就开始写作文,然后是4篇阅读,接着是翻译,新题型的难度最大,我放在了最后。考完后我估分60~65,结果考了74,有点出乎意料。 关于作文,我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但是我的经验不可取,因为我是到了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而且真的只是看,考前没有练过一篇就上考场了。建议大家还是平时多写写练练。
二、政治 政治我是等到今年的《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大概在9月10号左右。我是看一章《大纲解析》,做一章肖秀荣《1000题》的选择题,然后对一章的答案、并划重点,一直坚持到所有章节都做完。然后我把肖秀荣的政治《十年真题》的选择题做了一遍,肖秀荣的《十年真题解析》编的很好,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每道题的知识点,以及与各章节的联系,很值得一看。然后买了肖秀荣的《国际时事、形势与政策》,看了一遍,并把选择题做了一遍。之后我又把《1000题》、《十年真题》的选择题重新做了一遍,把做错的题抄了一遍。接着开始做肖秀荣的《八套卷》、《最后四套卷》,及任汝芬的《最后四套卷》,但也只做选择题,把做错的题抄一遍。 我在复习的时候,只做选择题,不做大题,甚至到最后也没有背过大题。这种方法不太好,只是我不太喜欢背书,所以我只看不背,看真题后面大题的答案,看他如何破题、答题。其实选择题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吃透了选择题也就弄清了知识点,即使是没有背后面的大题也能扯上一些。在第二次做《十年真题》及做《八套卷》、《最后四套卷》时,我的选择题得分都在40以上。对于政治,得选择者得天下。考完后我对答案,选择题35以上(那时还没出标准答案,各家给的答案又不一致),估分60~65,结果考了74。但是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还是要背一背大题(包括历年真题的答案),不在于押题,而在于培养“语感”。
三、数学(二) 对于数学的复习,我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一共考了3次,前两次是在职考的。那个时候我每天下班就复习数学,用了2年的时间把《高数》和《线代》的课本过了一遍,把例题及课后习题都做了一遍。但是时间跨度比较大,做后面时忘了前面的,做《线代》时忘了《高数》,第一次只考了78。后来开始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2011版),只做例题及上面的练习题,没有做其他练习题,只过了《线代》部分就上考场了,结果第二次只考了94。 今年这次考试我仍然用的是那本李永乐的《复习全书》(2011版),我先把《高数》部分的例题及后面的练习题做了一遍。然后根据这本书自己总结整个数二的知识点,把这本书整个又过了一遍。然后做了李永乐的《线代讲义》,这本书很值得推荐,大家做完这本书之后,《线代》基本可以拿满分了。接着我又做了李永乐《复习全书》(2015版,鲜红色的那本,不是粉红色的那本)附带的分阶训练,相当于是对我前期复习的检验。虽说这是给刚复习的人做练习用的,但是我在过了两遍《复习全书》之后刚开始做起来仍然很吃力。但不得不说,这本小册子上的题的确很经典,做完之后收获很大。然后我开始做《660题》,做完选择题后,发现时间不够了,就停下了,转而开始做李永乐的《十年真题》,之前买的《400题》、《超越135分》都没有时间做了。李永乐编的《十年真题》真的很好,在最后的两周里,我一天做一个年份的真题,得分都在120以上,然后总结每套题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就这样上考场了。考完后我估计在140以上,结果138。建议大家一定要安排好时间,《十年真题》要多做两遍,关键是多做练习多总结。 考场上的发挥很重要,无论考哪科,都要先易后难,这是不易之理。今年数二的选择题有点难,做第二道选择题的时候我卡壳了,想了有10分钟,一点思路也没有就放弃了(其实早就应该放弃)。最后刚刚好做完,那道选择题最后是蒙的,结果蒙错了。考完后对答案,后面的题我都答出来了,但是有道题最后5分钟才想出来,过程写的比较潦草,估计扣分比较多。大家一定要先易后难,碰到不会的马上放下,先去做后面容易的,否则得不偿失。还有就是书写一定要工整,过程一定要清晰,这个在平时解题的时候就应该练习。
四、专业课 我是跨专业的,本科学的是汽车,学过《材料力学》,但是对材料比较感兴趣,觉得以后要从事材料方面的研究,还是要懂点材料学知识才好,所以就选了考《材料科学基础》。西工大的教材和习题集很早就买了,但是之前一点基础也没有,很多地方都看不懂。所以前两次考试都没过90。我发现学习《材料科学基础》需要有《物理化学》的基础,所以我在辞职前的三个月里,每天晚上在优酷上看清华大学教《物理化学》的朱文涛老师的视频以及他编的书,到辞职的时候看完了《物理化学》上册。 但是回头再看《材料科学基础》还是一头雾水。这时我的一位贵人出现了,我是通过材料人这个平台找到她的。我向她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向她寻求帮助,她很爽快的答应了,现在她成了我的师姐(虽然我比她年龄大,但是老师说了,先入门的就是师兄、师姐。)认识她的具体过程下文再表,先说说我是怎么复习《材料科学基础》的。 首先,她跟我分享了她的考研经验(她的分很高,392,专业课135),然后向我推荐了一个网站,现复制如下:
http://222.24.192.55//xin2/cailiao/index.html
http://222.24.192.55//xin2/cailiao/shipin/mulu.htm 这是西工大的精品课程网站上的整个《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视频,这对我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炭啊!我便把里面的视频全部都下载下来,每天晚上花4个小时看,还做笔记,把视频当中PPT上的内容、老师讲的内容一字不落的抄下来。事实证明,这个过程让我获益匪浅。我从一个门外汉慢慢入门了。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构建知识框架了。我不得不说,她非常的乐于助人,她把她的复习笔记以及她同学的复习笔记(也是考西工大的,也考上了)复印了一份给我。于是我一边看着教材及习题册,一边看着她们的笔记,一边还看着视频的笔记(她没有看这个视频,感觉有点亏,所以建议我一定要看,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开始总结整理自己的复习笔记。她在笔记里把历年专业课的真题放在了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好,就沿用了这种方法。专业课的历年真题及答案我是从材料人论坛里下载的,非常感谢前辈们的分享!这个过程十分考验耐力,很耗时间,但是做完之后又很有收获。 复习笔记整理好后,离考试差不多还有1.5个月,我便开始找题做,主要参考书有:西工大的习题册,以及《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试题汇编02~06、07~09》《材料科学基础学习辅导》(范群成、田民波)。这些书当然没有全做,因为每个学校的专业课侧重点不一样,所以我只做了与西工大专业课考研大纲有关的内容。我感觉还是要多做题,只有在做题的过程中才能对知识点融会贯通。多做题的好处在今年的专业课试题中体现出来了,那道脱碳的题是西交大的往年真题,那道相图改错题是西工大习题册上的,还有不少题是西工大往年的真题。考完后,我估分在130~135,结果125,可能还是基础不够扎实。建议大家一定要自己整理出一套复习笔记来,并且多做题,包括西工大的真题以及其他院校的历年真题。
下面再来说说我的复试经验。 考完之后我估了一下分,380~400,所以还没等成绩出来,我就给我报考的导师发邮件了(我去年5月辞职的时候就给老师发过邮件了,说要报考他的研究生,也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他回邮件说欢迎报考,但是难度很大。填志愿的时候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报了他的研究生)。老师说这个分数肯定能参加复试,让我好好准备。我问他准备复试的建议,他什么都没说,只是说要公平竞争。关于给导师发邮件,你可以在填志愿的时候先联系一下(西工大要求在考研填志愿的时候,在备注信息里写上自己报考的导师),也可以在考研分数出来之后再联系。 西工大的复试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 笔试里面包括专业课笔试和一篇英语翻译。西工大的专业课笔试分为6个方向,任选其中的一个方向作答即可。具体内容见附件《2015年西工大材料学院研究生复试方案》。这6个方向我都没有学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可能要熟悉点(有些内容在《材料科学基础》里讲到过),但是我报的是陶瓷基复合材料,想多学点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于是我选了《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这里还是要感谢材料人论坛的前辈们!我从论坛里下载了2011年和2013年(只发现这两年的)的复试专业课笔试真题,但是没有答案。于是我自己买了参考书(《复试方案》里有说明),先按复试的笔试大纲把书过了一遍,列出每章的重点,然后对照这两年的复试真题,逐题在书上找答案,自己总结。结果今年的笔试真题与2013年的一模一样,一个题都不带差的。我自然是赚到了,不过还是要感谢材料人提供的真题啊!至于英语翻译,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去年的是A380,前年的是超塑性,今年的是磨损(wear,我没翻译出来);可以看出,其内容不限于《材料科学基础》,也有《材料力学性能》的内容。所以大家在准备专业英语的时候也要看看《材料力学性能》的内容。 面试是复试中的重头戏。我们组一共有10个人参加面试,我是第二个进去的。英语自我介绍是以问答的方式进行的,之前准备的没有发挥出来。后面的问题都没有回答好,感觉很糟糕!由于我是跨专业的,后面老师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之前的专业和现在的专业有什么联系(用英语)?见我没有用英语回答好,老师又用中文提了第二个问题,你在研究生期间打算干什么?当时头脑发热,讲了一些大话、空话,被老师狠批了一顿。之后看到我工作过,就问了一下工作的情况,当他们听说我是搞零部件测试的时候,就说了一句,你跟那个老师的方向很接近(其实差得很远,只不过都属于性能表征领域),后来我真的被调到那个老师那儿了。然后我就出去了,估计不到10分钟。 面试前老师让我们都别走,等着出结果。当所有人都面试完后,老师们合计了一下,过了一会就当场宣布结果了:10个刷了2个,但其中有个同学第二天又补录上了(好像是其他组多出了一个名额,那位同学本来已经回家了,又连夜赶过来),这样就是10个只刷了1个(被刷的同学只比分数线多了1分)。这是我们组的情况,其他组可能要刷的多些,但是总体情况没有预计的那么糟。引用材料人“马啸西风”的数据:2015西工大材料学院共录取231人,其中推免103,暑期夏令营10,统考118。统考进复试140,其中本校(含延保)进37录取36,外校统考进复试103,录取82。之前以为今年竞争会比较激烈,但实际情况还好;就外校统考而言,复试录取比例不到1:1.3(82/103)。大家尽量把初试分数考高一点,万一没上的话,调到其他老师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些。 关于复试的面试我还想说两点:第一,面试是老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的过程,虽然时间很短,信息量有限,但确实能说明一些问题。所以大家要多介绍自己,要多说具体的细节,不要讲大话、空话。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虽然我没有被我想报考的导师录取,而是被调到另一个老师那儿了,但我觉得这样可能是最适合我的,因为面试是一个匹配、组合的过程,只选最合适的。第二,西工大材料学院还是很公平的,就以我为例来说明。我和我们组的另一个同学报考同一个老师(是一个大牛),我本科985/211,他本科不是985/211;我初试分数高他30多,复试的笔试成绩也比他高,但是最后老师要了他,我被调到另一个老师了(当然这也涉及到研究方向匹配的问题)。我觉得老师们还是更看重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专业素养不体现在学校出身、考试分数上。虽然我的分数考得高,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专业素养并不高,这在面试过程中暴露无遗。什么是专业素养呢?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你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到一定阶段而自然升华得到的东西,跟考试的分数关系不大。 再来说说复试过程中的加试问题。因为我是跨专业的(汽车跨考材料,跨度还比较大),所以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初试之后,加试是困扰我的最大问题。学校的招生简章说,同等学力的以及跨专业的需要加试,只给出了加试科目:《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两门,没有参考书目,没有复试过程中的加试安排。我就给材料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打电话咨询,她说需要加试,但加试安排需要和导师商量;我又联系了报考的导师,导师说不清楚加试的事情,复试由系里统一安排;我又问了系里负责复试的老师,他说如果院里不要求单独安排加试,系里也就不会安排加试了。最后复试过程中的确没有加试。尽管最后没有加试,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复试前我还是准备了加试的内容,自己买参考书,看西工大精品课程网站上的视频,自学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虽然最后在复试中没有用到,但是我觉得这两门课很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用到的。在此我也想告诉那些跨专业的学生(当然是跨度比较大的,比如机械跨考材料;高分子跨考复合材料之类的就不算啦),除非你非常热爱材料专业,否则不要轻易跨考,专业素养伤不起啊!
最后我想聊聊我与我的这位贵人在材料人这个平台上的“偶遇”。首先说明一点,她不是材料人的会员,没有材料人的账号。我是在去年4月底浏览材料人网时发现她的。当时“驰骋”(安伟骋,非常感谢他所做的一切!)在网站上发了一篇“2015年烟台大学考研经验交流会”的帖子(https://www.cailiaoren.com/thread-16129-1-1.html),这篇帖子的文字里并没有写有关她的任何信息,我是从图片中的那块黑板上看到她的联系方式的。我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向她而不是别人寻求帮助呢?因为当时我在分析西工大2014年的考研信息(见附件《2014年西工大初试排名名单》),我当时把初试成绩和复试录取情况作了对比(也由此确定了我的考研目标分数),跟我报考方向比较相关的几个名字我印象比较深刻,而她的名字出现了(哪怕只是在图片中的黑板上),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联系了她。结果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这次能考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她的热心帮助,在此我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为什么非要把这段“偶遇”写出来不可呢?其实我是想告诉大家,贵人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找来的;机遇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材料人这个平台是一个很大的宝藏,但是你如果自己不去挖掘,而是等着别人送上门,那么你将所获甚少。既然决定了要考研,那就应该调动自己最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去拼;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机会成功,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后悔。
楼主好有毅力~~{:4_107:} “我是从图片中的那块黑板上看到她的联系方式的”
{:4_116:}{:4_116:}{:4_116:} niuchaonan 发表于 2015-4-25 09:03
楼主好有毅力~~
因为有梦想,所以去追求;因为追求,所以坚持。 满都烟柳 发表于 2015-4-25 12:51
“我是从图片中的那块黑板上看到她的联系方式的”
哈哈!{:4_115:} 有毅力。。。 Not everything that is faced can be changed, but nothing can be changed until it is faced. Not everything that is faced can be changed, but nothing can be changed until it is faced.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谢谢18加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