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材料人论坛 返回首页

不苦爱material的个人空间 http://bbs.cailiaoren.com/?1178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考研杂谈——what doesn‘t kill you will make you stronger!

热度 2已有 1398 次阅读2015-3-24 17:12 |个人分类:考研感悟| stronger, 而且, 计划, 记录, 课程

今天是整个考研流程结束的第一天,给大家谈一下关于西交考研吧,

说下我考研的经验,(我没有报班 ,我对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我觉得你最好有个规划,可以不用太细致,先大致规划出自己什么时候复习到什么程度,我当时根据自己实际大致决定815日看完全书高数部分的,当然你肯定要根据自己情况再调整这个计划所以最好用一个本子,全部记录考研历程,也可以吐吐槽,鼓励鼓励自己,这样在迷茫时翻一下而且可以完全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调整自己之后的学习进度,当然决心和态度最重要,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决心那你就不要怪自己最后变成炮灰)下面开始正题

关于数学,从20140718那天开始正式考研路程  其实3月份就在看单词和数学课本(学姐声明下我们考数二)当然效果一般般,(因为态度不端正很懒散)就是0718开始正式看的咱们的考研大宝典---李永乐数学复习全书~我是一边看视频(汤家凤滴)一边做题,看完一节做对应的章节。这样是有些慢,不过比较适合我,直到8月底!!!(第一遍是把自己完全不会的用一种符合标记,会一部分的用另一种,会的马虎的再用一种)暑假一天也就学6个小时而已,不过或许刚开始不紧张,没状态,时间短些可以,但是在学习时要全心全意喏~大约9月初 又要去上课又要按自己计划学考研课程 而且深知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及时调整计划 加大学习力度 暑假只有清早看数学,晚上也就看俩个小时,9月后上午三个小时数学,晚上继续数学3小时。当然第二遍就快一些,大概20天结束,这个期间不是全部学习高数,还有(线代)线代等下我单独说,第二遍时会重点看些之前自己标记的那几种,还是不会的就加粗之前标记,大概这个时候你就能大致了解自己的薄弱部分,当时我的证明真的很差,和一些积分微分的应用,但你要接受自己的不足,然后找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在那边自暴自弃,丧失信心,要学会自我鼓励 自我调节。所以第三遍时我感觉应该加深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可是只看书那我的水平还是不会提升,于是我看了下张宇的高数视频,并没有太仔细的看。(一方面因为时间紧张,另一方面有些知识点自己已掌握)只看一些薄弱的内容的讲解,看完后觉得收获了很多,然后又把整个高数部分的知识进行了梳理。这个时候都1020号了。我计划的是在10月中旬结束高数开始做真题,(我认为三遍全书的学习,足够自己去做真题卷)做上两遍在整理大概会到11月底。因为我规划的一开始就把最后一个月留了出来,计划做自己的笔记和错题。以及默写数学公式泰勒微积分那些。后来也差不多按的计划只是我后来只做了一遍真题,时间太紧,就做的自己整理的真题上的错题,就到11月底了。最后一个月又做了一遍真题,然后每周三和周日默写泰勒及微积分公式。考试前看了下基本定理及高数上的错题(这里指的是第三遍后还是会错的,我习惯把自己易错的经典题标在一页的右上角考前只看这些,并不多 因为特别是考前你会觉得自己不会的越来越多,没看的越来越多。会很凌乱。)今年初试高数真的不难。如果你扎扎实实用心看了,都不会太难。

说下线代。强烈建议看李永乐视频,配着那本李永乐辅导讲义,如果你很认真的拿着书看完视频,你会发现线代就考这几类题,然后再做下复习全书的线代部分。我把出现最多的那几类题记在了笔记上,后来做真题后发现不会出这几类题的范围。

英语部分,单词一直看,到考前一天也要看。我建议是最好逼着自己在短时间内(不超过15天)看完整本 不要觉得之前的都忘记了。你可以晚上复习下前一天的,一定要坚持短时间一路看完那样在一遍遍过单词就会快很多,记得也牢,不会导致你好几天还在看第一章。 阅读的话我是0718开始每天两篇(张建基础150阅读那本)

雷打不动 也会把里面的生词记下来。做到91号,开始做真题阅读。然后反复做真题 作文是11月份开始准备的,(何凯文版的作文)一定要好好看。有规律的,然后再根据他们的那些句子自己分别整理模板(正面 反面)我是先背诵的背了5篇的样子,因为刚开始你是什么都不会的,只有先吃些东西你才会知道用什么原料去做这些东西。 11月初我又给自己加了份饭前甜品:每天五句长难句,(何凯文版)今天英译汉 明天再汉译英 里面有70多个大概 到考试前来来回回做了三遍左右。英语还是要努力的,相信自己就算你英语一塌糊涂。老天是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的。

专业课 虽是本专业但所报学校与所学相差太大,在8月多份就在看了。下午看2个小时左右,看了两遍熟悉了下书便做题。我认为很多学科你必须去做题才会知道他考的内容和重点不至于自己做一些无用功。题目不会的去书上找 然后第三遍看书时,看一章节做相关的真题,当然不会的太多了。那没关系 那样你就会了解自己对每一章节的掌握情况以及重点(收获很大的对吧?) 当然接下来在看书你也就知道该'重点看什么以及他会在那个点上出题喽~题目多做一些还是好的。我还是做了笔记 因为我做的题比较多 相关学校的都看了下所以知道材科基他出题的那些内容和范围 不会超过那些点,然后自己不会的那类题就记下来经常翻看喽。总结下就是 熟悉书--结合题目看书--看书--做题--做题--看书

(我的學習方式就是先看書對書有大概瞭解後(兩遍)---做題知考點(看一章節做一章節對應題目)---看書熟考點(倆遍)--做題找薄弱(整套做)--看書強化知識點

政治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11月份开始看的 看早了会忘记。看大纲的话就一直看下去 因为很多资料的你只要选一本看下去多看几遍就好 后期有肖秀荣的8套卷和四套卷 好好看下做下 背题就行。

身体和心态 因为最重要所以放在最后 考研途中你的心态会起起伏伏。有时会信心满满充满希望,有时会灰心丧气 对自己全盘否定 这都不怕,你要学会自己调节 最多一天,然后心态就要回归平静。按自己的计划一步步的走下去。不要幻想也不要放弃,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身体一定要注意不然得不偿失 宁愿不考 也不能糟蹋身体,但并不是说让你矫情的一点感冒就在床上躺几天几夜。营养要保证好,对自己要好一些。有时候实在很累学不下就去放松。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种种不完美,走的慢没关系,只要你没有停,还在努力还有决心,那么胜利迟早属于你!加油,考研路不孤单,材料人与你相伴。我们一直在路上!

附西交初试复试专业课回忆

2015,总的来说今年的试题和13,14年很相似,不过知识点都是书上的.好好看书就会取得不错的成绩.最好把那本学习辅导看一下,里面很多类型题都是西交历年涉及到的.

名词解释(10)

上坡扩散 调幅分解 固溶体 孪生 形变织构 选分结晶(忘记的都是很容易的)

简答

为什么布拉菲点阵中没有底心正方和面心四方?

计算cu的密度

间隙向和间隙固溶体的根本区别?

Bccfcc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以及滑移系的个数?

晶相晶面的标定(201)2-2-1

Bccfcc的八面体和四面体间隙的坐标与大小(用原子半径表示)

什么是低碳钢的应变时效,用位错解释

成分过冷和热过冷的区别

位错类型题(见历年考试真题)同类型

铁碳相图

画出铁碳相图,写出三条水平线的反应类型和反应式

简述65钢的平衡凝固过程,以及室温下组织的计算

,凝固题(新的一个相图,和铁碳相图中共晶反应那部分(727温度以上无包晶反应)相似)

.位错题(今年的新题型不过不难)

两个不全位错a/6[1-2-1]a/6[-211],位错方向为[110]

1;什么类型位错

2能否发生位错反应,若能,写出反应

3’新位错是什么类型位错,滑移面为?

4;新位错对塑性变形有什么影响

;三元相图(和历年真题中液相图投影一样,0点凝固过程计算含量)

;自命题

给了三个显微组织图和这三种组织图所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

问显微组织与应力应变曲线之间的关系

强化的四种方法.

下面是复试的回忆

第一题是名词解释 10'2

淬透性 热塑型塑料 淬硬层深度 再结晶

疲劳缺口敏感度 变质处理  加聚反应 复合材料

第二大题是判断都是原题

第三大题简答90

 断裂韧度的知识  脆断与疲断异同与区分办法 高分子结晶度概念以及金属结晶的区别  形状记忆合金与聚合物区别 钢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以及他们的作用  铝合金的分类与热处理及时效 铁碳相图作用的运用(好像还有两道题我忘记了都不难的很基础)

第四大题是选材的原则以及汽车变速箱齿轮的工艺流程和热处理的作用

都是很基础的 认真看书不会错哒~然后是听力六级的题型我是没听懂:emoji::emoji::emoji:(回去要狠下功夫练习) 面试先是自我介绍(只让1分钟!!!说不完你就等着被打断吧。。。) 英译汉汉译英 (只有一句话的,不难)提问环节(5分钟)只问一个问题的,不过会延伸问的,我们这组的问题分别有 如果复试成功研究生的规划 你为什么喜欢材料喜欢什么方向   讲下毕业设计  大学期间跟导师做过什么课题 最后一项是自由讨论 问的是对于现在的环境能源等状况你觉得材料人应该做些什么?材料应该怎样发展?


路过

鸡蛋
2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收藏 分享邀请 分享到人人 举报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小黑屋|材料人论坛 | 京ICP备16046932号-2/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4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