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5月,是一所历史悠久、集科研与教育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
我所的科研从开展抗生素和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起步,六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在有机化学基础研究、有机化学交叉学科研究、工业生产关键过程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化学工业、特种材料、药物工业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所先后产生了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获授权专利660多项(其中国外专利23项),发表学术论文10400篇。我所将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业已创立的光荣传统和科学精神,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研究解决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化学问题,努力建成世界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中国有机化学的研究中心和培养一流有机化学家的摇篮。
我所现拥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队伍,有领军科学研究工作的一批年轻科学家。目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高级专业人员260人,入选千人计划18人,其中青年千人16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3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2人,在岗导师94人(含海外和沪港导师)。研究领域主要围绕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新材料等领域的基本有机化学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以有机化学为主导的“化学生物学、化学转化方法学、软物质创制科学”三大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现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个院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
我所拥有一流的实验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创新的科研工作环境,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定性定量分析的研究和测试平台。图书馆拥有齐全的化学学科书刊,藏书40余万册、期刊600余种(其中外文书刊占80%以上),并能提供丰富的计算机化信息资源和文献检索。目前我所在学研究生450名,自1999年开始评选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所2
入选10 篇,自2004 年开始评选的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我所入选18 篇。自1989 年启动的院长奖学金评选,我所共有74 名研究生获优秀奖,20 名获院长奖学金特别奖。
2017 年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博连读研究生76 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 人,拟招收推荐免试生65 名。同时为中国科学院化学与生物交叉研究中心、上海科技大学代招学术型研究生50 名,具体招生名额均以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为准。欢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踊跃报考我所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且具有学籍, 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非定向考生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常报名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须符合下列条件: 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见《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简章》。
(三)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我所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符合该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其初试成绩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由国科大根据报名情况、初试情况并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自行划定。
(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
(五)我所各招生专业均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或专业学位)。所有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相关的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手续。
三、报名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在复试阶段将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考。考生在报名期间因公外出,可就地上网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过期不再进行补报。 4
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
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要认真阅读,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报考我所,“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14430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 “035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特别提醒:请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等均需使用。
2.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凡请他人代办的,报考点一概不予受理。
现场确认时间:以各报考点公告的时间为准。
现场确认地点:选择京外报考点的考生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选择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1188)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具体地点另行公告。
现场确认手续:考生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生凭学生证)原件及网上报名号或网报时生成打印的初试报考登记表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照相等手续。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已获得成人高校本科毕业文凭的人员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人员确认。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教育处(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5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其符合教育部规定报考条件的证件原件。
所有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报考点的考生必须网上支付报名费,未进行网上缴费的报名信息一律无效,现场确认时不接受补缴费;选择京外报考点的考生,报名费支付方式以当地报考点规定为准。
3.报名注意事项
(1)推荐免试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需进行现场确认,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2)考生在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研究所的一个专业。在复试和录取阶段,达到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若不能被原报考单位或原专业录取时,可进行调剂。
(3)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网报信息,网报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在现场确认期间,考生必须对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现场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国家以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直辖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自治区)。中国科学院所属京内外各研究所或中国科学院大学各院系均执行一区分数线。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
(7)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进行处理。
(8)网报和现场确认结束后,我所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
(9)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现场确认后的报6
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学校也不再受理任何修改考生信息的申请。
四、初试
1.网上打印准考证: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2.初试日期: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并公布。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
4.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为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见我所招生专业目录。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或我所自行组织命题。
5.考生初试成绩由我所招生部门负责通知,也可在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自主查询。
五、复试
1. 复试一般由我所研究生部组织,在我所进行。
2.我所依照考生初试成绩,一般按录取数与参加复试人数1:1.5左右的比例,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进行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在复试前确定。
3.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等在复试前通过我所网页上向考生公布。
4.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证件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需要求复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5.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 7
6.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在复试阶段加试,加试科目至少为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加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确定后通知考生。根据需要对其进行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考查。加试科目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8.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将更加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更加侧重于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同时,将重视对考生兴趣、爱好、特长及就业意向等方面的考查。
9. 复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六、体格检查
体检由我所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由研究所或院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七、录取
按招生相关主管部门下达招生计划,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定向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定向生毕业时按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不再进行就业派遣。非应届生的考生若录取为定向生,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定向硕士生,不能硕博连读转博。
被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推免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或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我所按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要求,暂不实行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制度。
被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任何考生均不得以保留入学资格等方式延期入学。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8
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八、调剂
符合教育部要求的考生,符合国家调剂规定的,可优先考虑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调剂。具体调剂政策按教育部相关调剂规则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
九、学制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3年。
十、收费及待遇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学费及住宿费在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收取:
1.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博士生10000元/年•生,硕士生8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
2.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入学时,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
3.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
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科院、研究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招收的国家计划学历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设置为六个类别,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研究所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
十一、硕博连读
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报考硕博连读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申请。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常报名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并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但在9
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十二、直博生
2017年我所不招收直博生。
十三、毕业生就业
由毕业研究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培养硕士生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十四、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修订后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五、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所不承担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全校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直接向我所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地 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邮 编:200032
部 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部
电 话:021-54925238;54925239
2016年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2016-04-29  | [url=]大[/url][url=]中[/url][url=]小[/url]】【[url=]打印[/url]】【[url=]关闭[/url]】
  经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复试,下列同学拟录取为2016级硕士研究生,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10天。
  我所共拟录取学术型硕士79名(含1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专业学位14名、,具体名单如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A39.tmp.png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A3A.tmp.jpg
  为上海科技大学代招学术型联培硕士研究生13名,具体名单如下: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5A4B.tmp.jpg
  另:我所为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代招的联培硕士研究生由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进行公示,考生可登陆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网站查询。
  若有异议,可与研究生部联系。
  联系电话:021-54925239
  EMAIL:mali@sioc.ac.cn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欢迎报考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硕士研究生
发布时间:2016-10-10 | 作者: |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各位同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推免生接收工作已基本结束,目前共接收推免生78人,其中直博生30人(占博士指标),学术型硕士37人(占硕士指标),专业型硕士11个(占硕士指标)。根据2016年下达指标测算,预估我所2017年硕士指标还有28个左右(其中学术型19个,专业型9个),具体指标以2017年下达为准,另外,还有和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学术型指标8个,和上海大学联合培养学术型指标11个,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学术型指标6个,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指标10个左右,共计指标63个左右,欢迎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生物等相关学科或其他交叉学科的有志学子报考,共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网上报名,报名时间:2016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
  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admission.ucas.ac.cn)。  
  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要认真阅读,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报考我所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14430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特别提醒:请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等均需使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概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 1928 年成立的国立中央 研究院工程研究所, 1959 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 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 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建所以来,上海硅酸盐所以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 科方向,现已发展成为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 研究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所,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 化研究、产业化工作相互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历年 来,累计取得科技成果 1031 项,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等 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 410 项,其中国家发明奖 29 项,国家自然 科学奖 8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14 项。历年来申报专利 2486 项,批 准专利 1266 项(截至 2015 年底)。 上海硅酸盐所独立建所以来,汇聚和造就出一大批为新中国科 技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周仁、严东生、殷之文、郭景 坤、丁传贤、江东亮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培养 和引进了包括 1 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 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 位中国科学院百人 计划入选者在内的新一代科技领军人才,形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国家外专局国际合作创 新团队等在内的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上海硅酸盐所是国内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 点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与评价制度,深入推进国内 外联合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向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创新 创业人才。 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包括: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 验室、中国科学院特种无机涂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无机能源材料与电 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 实验室(人工晶体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古陶瓷与工业陶瓷工程研究中 心(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和 信息情报中心。主办发行的《无机材料学报》已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 SCIE 收录引用。 二、主要研究领域 1、基础研究:结合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先进无机材料的设计与计算科学、 制备科学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前瞻性、原创性和开拓性探索,为先进无机材料工程化研究和产业 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2、航天航空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部件:围绕航天航空应用需求我所系统地开展了特种无机涂层、陶瓷 基复合材料、大尺寸陶瓷光学部件、特种窗口材料等研究;几乎每艘航天器都有我所研制的特种无机材料; 近年首次将碳/碳化硅复合材料用于空间发动机和空间轻量化支撑结构;大口径陶瓷光学部件打破了进口依 赖;PTC 陶瓷和高温振动传感器满足了多种新型飞机需要。 3、信息功能陶瓷与器件:聚焦电、磁、光、声、热等信息获取、传输、检测、转换技术,率先研制出 PZT 压电陶瓷,引领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研制出基于弛豫铁电单晶的新一代弱磁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探测 器;是我国电光透明陶瓷和非制冷红外热释电陶瓷唯一的研制和生产单位;新一代卫星通信用微波介质材料 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4、生物医用无机材料:面对生物医用材料需求爆发式增长,重点开展了可降解组织修复材料、多孔生 物陶瓷支架、医用钛合金纳米涂层、药物载体材料等研究;成功开发出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宏观结构和微观 形貌可控的三维管状纤维、种植牙、髋关节涂层等;创面修复材料成功应用于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伤员救治; 骨板钉表面处理等技术成功向企业转移;硬组织植入材料在临床获得应用。 5、无机节能环保材料:开发出从紫外、可见到红外的宽光谱响应新型铋基光催化材料,对空气及水污 染物净化性能指标居领先水平,光催化效率提升数百倍,正向企业技术转移;攻克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纳米孔 结构设计、高质量载体涂覆等关键技术,成果获 2011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研制出汽车、柴油车尾 气处理的三效微量/不含贵金属的纳米催化剂,排放达到国家 V/VI 标准;研发出温控智能节能贴膜, 并与企业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智能贴膜产品。大规模温控智能节能镀膜玻璃成套工艺技术已全面贯通。 6、无机基能源材料及系统:在能源材料领域,聚焦光伏发电、燃料发电、温差发电、储能电池及系统, 重点开展固体电解质能量转换与储能系统、新型太阳能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核能材料等研究;研制 成功的钠硫电池成为目前唯一连接国家电网的储能电池;温差电池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成果;染料敏化太阳 能电池建成国际首条兆瓦级生产线。 7、古陶瓷科学及文物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古陶瓷科学、文化遗产保护材料制备科学和应用技 术等研究,制定古陶瓷检测规范,解决古陶瓷研究和硅酸盐类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是国家 文物局古陶瓷科学研究重点科研基地。9、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要从事无机材料表征和检测及其新技 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ISO9001 质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实验室认可。 8、材料分析表征:主要从事无机材料表征和检测及其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先后通过了国家级计量 认证、ISO9001 质量认证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三、研究生教育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国内第一批研究生招 生单位,文革前招收 28 名研究生,目前一共累计 招收约 2600 余名研究生。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二个一级学科和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无 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和生物工 程七个二级学科,在岗导师 122 名,其中博导 64 2015 6 11 日毕业典礼合影 名,在学研究生 457 名,其中博士研究生 220 名。研究所计划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80100 名,博士研 究生 60 名左右。 上海硅酸盐所建立了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数据库,更好的指导学生选择课程,为科研工作奠定基础知识。 为使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开设了《先进无机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年 末对全体研究生进行考核,检阅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进展,促进研究生工作,同时进行业务指导;考核结果 也成为下年度的优秀助学金的评定依据。 上海硅酸盐所每年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培育计划》,为培育对象提供经费资助,支持参加国际学 术活动。每学期举办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报告会,提高研究生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组织开展 各类提升创新能力讲座,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上海硅酸盐所积极组织、推荐各类评优项目,取得良好成绩,有效促进研究生评优质量的提升。获得奖 项有: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 和优秀导师奖;宝钢优秀学生奖;必和必拓奖学金;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创新研究类);中 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社会实践类);严东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标兵和优秀毕业生以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 上海硅酸盐所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 合作研究,随着我所对外交流的不断增强,出国交流的研究生不断增加,每年都有二十多名研究生出国参加 国际会议,十多名研究生到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同时,我所每年组织出国经验交流座谈会,为有意出国深造 和参加国际会议的研究生提供非常有意义的经验。 上海硅酸盐所为促进研究生就业提供各类招聘信息,组织企业、单位就业宣讲活动,发布招聘会、附近 高校就业宣讲信息,组织已就业同学回所介绍经验。每年毕业生都全部落实毕业去向,2015 年毕业的 140 人中:国内企业 52 人,外企 24 人,博士后 3 人,出国 15 人,考博 3 人,科研 36 人,高校 7 人。 上海硅酸盐所为在学研究生建有配套良好的 学习、体育、文娱、生活设施和研究生公寓;设 立普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和研究助理津贴,硕 士生月收入 20003000 元,博士生月收入 30006000 元,还可以申请多种冠名奖学金。 上海硅酸盐所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 学科环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理想选择。 上海硅酸盐所热忱欢迎优秀有志学子报考, 欢迎物理、化学、材料、能源、生物等相关学科 或其他交叉学科的考生报考,共同为我国的材料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7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 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 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 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且具有学 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非定向考生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 派遣。与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 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 常报名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 并参加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的招生考试模式。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 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 9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 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 科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其中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2017 9 1 日),且达到报 考单位根据培养目标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 9 1 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 8 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 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 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二)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见《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年少数民族高 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按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我所接受符合该专项计 划报考条件的考生报考。其初试成绩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根据报名情况、初试情况并结 合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自行划定。 (四)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 (五)我所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或专 业学位)。所有接收的推荐免试生,应在国家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参加网上报名并完成相关的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等报考接收手续。 三、报名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在复试阶段将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 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考。考生在报名期间因公外出,可就地上网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 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http://yz.chsi.cn)。 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http://yz.chsi.cn)、中国科学院大 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admission.ucas.ac.cn)。 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要认真阅读,并 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 承担。 考生报考我所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1443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 040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然后选择报考专业等报考信息。 特别提醒:请考生务必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打印准考证、调剂录取等均需使用。 2.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凡请他人代办的,报考点一概不予受理。 现场确认时间:以各报考点公告的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手续:考生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生凭学生证)原件及网上报名号或网报时生 成打印的初试报考登记表确认报考资格,并办理交费和现场照相等手续。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 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在录取当年 9 1 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 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已获得成 人高校本科毕业文凭的人员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 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人员确认。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出示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 教育处(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等教育处等相关处室)盖章的《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 生考生登记表》。 3.报名注意事项 (1)推荐免试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与我所完成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网上接收与拟录取手 续。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需进行现场确认,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2)考生在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研究所或院系的一个专业。在复试和录取阶段,达到国家复试基本分 数线的考生若不能被原报考单位或原专业录取时,可进行调剂。 (3)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网报信息,网报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在现场确认 期间,考生必须对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现场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 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国家以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 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重庆、四川、陕西等 21 省(直辖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等 10 省(自治区)。我所执行一区分数线。 (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 (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 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进行处理。 (7)网报和现场确认结束后,我所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 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我所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 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 (8)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 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现场确认后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我所和中国科学院 大学也不再受理任何修改考生信息的申请。 四、初试 1.网上打印准考证:考生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http://yz.chsi.cn)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 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2.初试日期:考试时间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 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标注的地点为准。 4.初试科目: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 为 3 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 100 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 为 150 分。具体考试科目见我所招生专业目录。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组织命题。 5.考生初试成绩由我所招生部门负责通知。 五、复试 1. 复试由我所组织,在我所进行。 2.我所依照考生初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复试名单,进行差额复试。具体差额比例和初试、复试成绩 所占权重在复试前确定。 3. 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等在我所网站向考生公布。 4. 我所在复试前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证件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 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需要求复试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 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5.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 6.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在复试阶段加试,加试科目至少为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卷笔试),每门加试科 目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满分为 100 分。加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我所通知考生,加试科目不及格(即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7. 复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六、体格检查 体检由我所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 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 〔201012 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 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要求进行,由我所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体检 要求。新生入学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七、录取 我所按国家下达招生计划,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 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所有录取考生须按照教育部信息公 开相关要求进行公示,没有公示的拟录硕士考生,不能被录取。 定向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定向生毕业时按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不再进行就业派遣。 非应届生的考生若录取为定向生,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只能 被录取为定向硕士生,不能非硕博连读生。 我所暂不实行新生保留入学资格制度。 被录取的考生应在我所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任何考生均不得以保留入学资格等方式延期入学。如确 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 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八、调剂 报考我所上线考生,符合国家调剂规定的,可优先考虑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内调剂。具体调剂政策按教育 部在调剂阶段出台的相关要求执行。 九、学制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 3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4 年。 十、收费及待遇 我所 2017 年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研究 生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学费及住宿费在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收取: 1.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博士生 10000 /生,硕士生 8000 /生,按学 年收取。 2.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入学时,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 3.推荐免试为直博生的,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 同时,我所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力度。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 还可以申请国家、中科院、研究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目前,我所招收的国家计划学历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设 置为六个类别,包括国家助学金(覆盖所有学生)、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高额的国科大学业奖学金 (覆盖所有学生)、研究所奖学金(覆盖所有学生)、助研岗位津贴(覆盖所有学生)。 十一、硕博连读 学术型硕士可以申请硕博连读,硕博连读研究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修读年 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申请硕博连读的学生,应按我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硕博 连读研究生的具体选拔和确认办法由我所公布。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硕博连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按应届毕业生以普通招考方式正 常报名参加我所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正常报名 并参加我所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 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 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十二、直博生 2017 年我所招收直博生。直博生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直接录取为博士 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一般为 5 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 8 年。 十三、毕业生就业 由毕业研究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培养 硕士生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 十四、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修订后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 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五、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 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 查阅招生专业目录、部分 科目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等相关招生信息,也可直接同我所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设置 专业名称 考试课程设置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术 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国家统考 ④806 普通物理(乙)或 809 固体物理或 823 普通化学(乙)或 825 080502 材料学(学术型) 物理化学(乙)任选一门 070301 无机化学(学术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国家统考 ④ 819 无机化学或 821 分析化学或 823 普通化学(乙)或 825 物理 化学(乙)任选一门 070304 物理化学(学术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国家统考或 619 物 理化学(甲)④819 无机化学或 820 有机化学或 822 高分子化学与 物理任选一门 085204 材料工程(全日制专业 学位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国家统考 ④806 普通物理(乙)或 809 固体物理或 823 普通化学(乙)或 825 物理化学(乙)任选一门 085216 化学工程(全日制专业 学位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国家统考 ④ 819 无机化学或 820 有机化学或 821 分析化学或 823 普通化学 (乙)任选一门 085238 生物工程(全日制专业 学位型)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③302 数学()国家统考 ④823 普通化学(乙)或 824 生物化学(乙)或 825 物理化学(乙) 或 852 细胞生物学任选一门 201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参考)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单位代码:80040 序号 导 师 学科专业、研 究 方 向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1 施剑林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低维纳米材料 02 陈立东 新型热电转换材料 03 温兆银 新能源材料及锂电池研究 04 金平实 新型节能环保薄膜与纳米材料 05 董显林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06 孙 静 低维碳基复合材料、光电材料与器件 07 朱英杰 纳米生物材料;新型耐火纸 08 罗宏杰 纳米功能粉体与薄膜材料;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 09 李永祥 无源集成器件与 LTCC 材料;高性能无铅压电陶瓷 10 许钫钫 材料的微结构和形成机制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11 李国荣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压电、透明铁电及半导体陶瓷与器件 12 王绍荣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13 杨建华 能源材料与储能技术的研究 14 曾华荣 纳米压电、铁电、热电显微表征及应用研究 15 王文中 太阳燃料,环境催化,能源催化 16 李效民 光电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17 刘 茜 碳增强型氧/氮化物结构/功能复合材料,组合化学方法优选新型功能材料(发 光、热辐射等) 18 陈航榕 无机基纳米功能材料 19 王 东 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及器件 20 刘 宇 化学储能电池及相关新型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 21 王根水 铁电陶瓷可控制备及性能调控研究 22 黄富强 新能源化合物合成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23 满振勇 计算材料科学;新型闪烁材料;先进合金材料 24 郭向欣 高能二次金属空气电池研究 25 杨 勇 光学薄膜及其应用,用于能源/环境的半导体/贵金属纳米材料与传感器件 26 史 迅 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电、热、磁输运性能研究 27 郑仁奎 铁磁铁电复合薄膜材料微结构、物理性能与器件 28 刘建军 新型能源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纳米催化材料的机理研究 29 李驰麟 新型储能电池体系和材料 30 刘阳桥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及相关复合材料 31 何夕云 透明功能陶瓷及光学器件 32 李 江 光学与光功能透明陶瓷 33 于伟东 无机功能纳米粉体材料合成与应用技术开发34 陈 雨 生物医用微纳功能材料和器件 35 黄向阳 多尺度能量转换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36 程国峰 X 射线衍射与散射理论及应用 37 张玲霞 新型人工光合成(光解水、CO2 还原等)纳米催化剂研究 38 杨松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太阳能-燃料转换系统 39 华子乐 介孔基纳米复合材料、环境友化催化新材料 40 辛世刚 金属表面涂层制备方法及光热性能研究 41 高相东 新型半导体纳米结构,染料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 42 杨莉萍 熔体热物性测量与研究 43 包山虎 节能光电薄膜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44 黄 晓 前驱体法制备陶瓷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Sol-Gel 化学等 45 毛朝梁 新型铁电、热释电材料与器件 46 钱 荣 纳米复合材料、质谱新方法、环境污染物研究 47 秦 鹏 新型光电转换材料和光伏器件研究 48 梁瑞虹 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 49 刘志甫 LTCC 材料、微波毫米波器件 50 张 玲 光催化材料与机理 51 王家成 高性能多孔碳基能源、环境和催化新材料 52 曹辉亮 储能表/界面结构及其生物学效应 53 曾江涛 铁电、压电及电光陶瓷与器件 54 陈 莹 多铁性磁电复合薄膜与器件 55 张 涛 新型二次电池材料及其界面物理与化学 56 毕 辉 石墨烯的多级结构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57 辛显双 合金耐高温氧化导电涂层制备与应用 58 赵 静 脆弱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材料及应用 080502 材料学 01 丁传贤 陶瓷涂层/薄膜制备和表征 02 施尔畏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压电晶体探索 03 宋力昕 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材料制备及计算机模拟 04 黄政仁 面向工程应用的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和关键技术 05 刘 岩 空间材料科学与实验技术、磁性功能材料研究 06 董绍明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与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评价 07 曾宇平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性能微波介质材料,生物陶瓷材料 08 张景贤 陶瓷材料的仿生结构设计和先进制备科学 09 常 江 生物陶瓷、有机/无机复合生物材料 10 王士维 透明陶瓷,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隔热材料 11 刘宣勇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 12 余建定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无容器制备及物性和结构的研究 13 郑学斌 生物医用涂层、特种防护涂层 14 祝迎春 纳米生物功能材料与器件,功能涂层材料 15 吴成铁 生物活性陶瓷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设计、制备与性能 16 卓尚军 材料的高通量表征技术与应用 17 罗豪甦 人工晶体与压电器件 18 曾 毅 热喷涂纳米 TiO2 涂层光催化性能研究 19 陶顺衍 热障涂层与耐磨抗蚀涂层 20 任国浩 无机闪烁晶体 21 占忠亮 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电化学器件 22 许桂生 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与应用基础研究 23 郑燕青 信息功能晶体设计、生长及表征 24 寇华敏 闪烁陶瓷及器件 25 刘学建 氮化物基白色 LED 荧光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研究 26 乐 军 特种防护涂层 27 曹韫真 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 28 李伟东 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古陶瓷研究 29 李小亚 热电转换材料及器件 30 靳喜海 透明陶瓷、纳米复相陶瓷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31 宁聪琴 骨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 32 蒋丹宇 精细陶瓷可靠性评价和寿命预测 33 汪 正 纳米复合材料、光谱质谱方法学、光谱质谱仪器研制 34 章俞之 智能薄膜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材料环境效应研究 35 于 云 无机功能薄膜与无机热控涂层材料研究 36 武安华 晶体生长 37 苏良碧 激光晶体材料局域团簇结构的设计与性能调控 38 谢有桃 表面技术在生物、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39 赵丽丽 光功能薄膜或涂层材料研究 40 郇志广 金属/陶瓷复合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41 刘学超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42 袁 晖 闪烁晶体材料 43 翟万银 材料细胞生物学相容性、心血管组织工程材料 44 林慧兴 信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LTCC 材料研究 45 牛亚然 非氧化物陶瓷涂层材料研究 46 左开慧 多孔陶瓷性能优化与制备;无机增强有机生物材料 47 郑嘹赢 氧化物半导体功能陶瓷与器件物理 48 纪士东 功能粉体合成与机能开发,新材料探索与结构解析 49 张步法 固体材料高温热物性表征 50 刘 岩 新型 SOFC 连接体材料的设计制备;抗氧化高导电材料研究 51 张翔宇 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 52 周国红 陶瓷基复合材料,透明陶瓷 53 杨 凯 材料表/界面结构及其生物学效应 54 王 震 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设计及性能评价 55 丁栋舟 新型高性能无机闪烁晶体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56 黄毅华 石墨烯/碳化物复合材料、材料计算与制备、高温抗氧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070301 无机化学 01 刘 茜 无机功能粉体及薄膜材料的化学合成与制备 02 卓尚军 绿色分析化学技术与应用 03 王文中 光催化材料,无机固体化学 04 朱英杰 纳米材料微波合成化学 05 黄富强 新能源化合物合成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06 陈航榕 介孔无机基多功能纳米生物材料 07 罗宏杰 纳米功能粉体与薄膜材料;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 08 祝迎春 生物材料与能源材料 09 张 玲 纳米复合材料 10 华子乐 多级孔材料设计、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11 李伟东 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古陶瓷研究 12 辛显双 纳米粉体与薄膜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3 汪 正 纳米复合材料、光谱质谱方法学、光谱质谱仪器研制 14 钱 荣 纳米复合材料、质谱新方法、环境污染物研究 070304 物理化学 01 施剑林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02 李永祥 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效应及器件 03 常 江 生物材料的仿生制备及其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04 陈立东 热电能量转换物理机制 05 温兆银 先进化学电源及其界面科学 06 王士维 透明陶瓷、隔热材料 07 金平实 光功能薄膜的设计与制备 08 朱英杰 纳米材料微波合成;新型耐火纸 09 黄富强 新能源化合物合成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10 李效民 薄膜生长物理化学过程 11 李国荣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压电、透明铁电及半导体陶瓷与器件 12 王文中 纳米催化,纳米结构 13 董绍明 先进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中的物理化学过程 14 陈航榕 介孔无机基纳米载药体系;介孔纳米复合催化材料 15 王绍荣 固态离子学及电化学 16 孙 静 低维纳米材料可控合成及应用 17 郑学斌 生物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效应 18 董显林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19 王根水 铁电薄膜生长控制及性能研究 20 郑燕青 新型功能晶体理论筛选与合成 21 陶顺衍 热力耦合条件下的涂层材料物理化学性能研究 22 蒋丹宇 无机光学材料的物理化学原理 23 祝迎春 光电材料与生物电化学 24 刘 茜 新型氧//卤化物光功能膜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评价 25 卓尚军 绿色分析化学技术与应用 26 史 迅 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电、热、磁输运性能研究 27 许钫钫 结构与微结构演变的原位研究 28 刘 宇 化学储能机理及相关界面电化学研究 29 刘宣勇 医用材料表面纳米化及其生物学性能评价 30 王 东 环境振动能的收集 31 张景贤 纳米复相陶瓷的仿生组装,材料的数字化制备技术 32 杨 勇 用于能源/环境的半导体/贵金属纳米材料与传感器件 33 刘建军 化学储能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研究 34 吴成铁 3D 打印生物活性材料及肿瘤治疗 35 李驰麟 新型储能材料的结构合成设计、电化学机制和纳米离子学 36 刘阳桥 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 37 汪 正 材料原子光谱/质谱分析 38 张玲霞 用于环境净化和人工光合成的新型催化剂:可控合成、性能与催化机理 39 杨松旺 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系统与太阳能-燃料转换器件 40 黄 晓 前驱体法制备陶瓷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Sol-Gel 化学等 41 李 江 红外透明纳米复相陶瓷、陶瓷胶态成型技术 42 毛朝梁 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表征 43 杨莉萍 晶体/陶瓷材料制备物理化学过程研究 44 周国红 陶瓷湿法成型技术 45 王家成 纳米金催化 46 杨 凯 涂层抗微动疲劳与微动腐蚀性能研究 47 张 涛 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锂空气电池) 48 郑仁奎 多铁性材料和无铅压电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和性能研究 49 郭向欣 固态离子输运界面调控研究 50 华子乐 纳米材料与纳米催化 51 苏良碧 先进晶体生长技术与新材料探索 52 秦 鹏 全固态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开发 085204 材料工程 01 董显林 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02 李永祥 无铅压电陶瓷与传感器 03 李国荣 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压电、透明铁电及半导体陶瓷与器件 04 张景贤 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 05 王士维 透明陶瓷,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隔热材料 06 黄政仁 面向工程应用的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和关键技术 07 董绍明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与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评价 08 王绍荣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研究 09 金平实 低维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微结构控制 10 王文中 太阳能转化材料,环境净化材料与器件 11 郑学斌 生物涂层、纳米涂层 12 刘宣勇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 13 刘 茜 面向绿色环境工程的吸波材料设计与制备 14 曾宇平 结构功能一体化高性能微波介质材料,生物陶瓷材料 15 刘 岩 空间材料科学与实验技术、磁性功能材料研究 16 罗豪甦 人工晶体与压电器件 17 任国浩 无机闪烁晶体 18 许桂生 光电子功能晶体制备与表征 19 郑燕青 功能晶体材料制备及表征 20 黄毅华 石墨烯/碳化物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21 刘学建 非氧化物先进陶瓷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22 王根水 铁电材料 23 曾华荣 无机功能材料的微纳米结构成像及性能表征 24 杨 勇 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与镀膜 25 余建定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无容器制备 26 刘 宇 化学储能电池及相关新型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 27 王 东 压电能量回收器的设计 28 陶顺衍 涂层微结构控制及其性能表征 29 黄富强 新能源化合物合成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30 杨建华 二次储能电池材料与储能电池技术研究 31 郭向欣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与柔性二次锂电池 32 郑仁奎 铁磁铁电复合薄膜材料制备、微结构、物理性能 33 王家成 电磁屏蔽与吸收材料及功能一体化设计 34 何夕云 透明功能陶瓷及光学器件 35 蒋丹宇 气体传感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的应用 36 寇华敏 闪烁陶瓷材料 37 靳喜海 透明陶瓷、纳米复相陶瓷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38 黄向阳 高效温差发电器件的界面及系统集成优化研究 39 李 江 激光陶瓷、闪烁陶瓷与磁光陶瓷的应用研究 40 刘学超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41 杨莉萍 材料在热环境下服役行为研究 42 张玲霞 新型环境催化材料的放量合成与应用开发 43 包山虎 节能光电薄膜材料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44 钱 荣 纳米复合材料、质谱新方法、环境污染物研究 45 黄 晓 前驱体法制备陶瓷材料,无机/有机复合材料,Sol-Gel 化学等 46 袁 晖 高性能闪烁晶体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47 毛朝梁 铁电热释电材料与器件及其应用 48 秦 鹏 新型钙钛矿材料的研究 49 牛亚然 特种无机涂层制备、结构优化与失效机理研究 50 左开慧 多孔陶瓷性能优化与制备;无机增强有机生物材料 51 高相东 面向工程应用的新型纳米节能材料 52 郑嘹赢 氧化物半导体功能陶瓷与器件 53 纪士东 功能粉体合成与机能开发,新材料探索与结构解析 54 张步法 红外辐射温度测量技术;薄膜材料导电性能测量技术 55 梁瑞虹 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 56 刘 岩 新型一体化高温合金焊料的开发和应用 57 刘志甫 LTCC 材料、微波毫米波器件 58 张 玲 能量转换材料 59 张翔宇 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高温抗氧化涂层的设计、制备与应用 60 周国红 陶瓷湿法成型技术 61 曾江涛 铁电、压电及电光陶瓷与器件 62 陈 莹 微波调谐介质材料及其电容器应用探索 63 杨 凯 极端苛刻磨损条件下的涂层服役行为与失效机制 64 张 涛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65 程国峰 钙钛矿氧化物结构与物性研究 66 丁栋舟 面向高端应用的高性能无机闪烁晶体的可控制备与器件研究 67 林慧兴 信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LTCC 材料研究 68 王 震 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设计及性能评价 69 温兆银 新能源材料及锂电池研究 70 许钫钫 材料的微结构和形成机制及其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71 李效民 光电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72 施尔畏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压电晶体探索 73 宋力昕 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材料制备及计算机模拟 74 卓尚军 材料的高通量表征技术与应用 75 曾 毅 热喷涂纳米 TiO2 涂层光催化性能研究 76 占忠亮 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电化学器件 77 乐 军 特种防护涂层 78 曹韫真 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 79 李伟东 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古陶瓷研究 80 章俞之 智能薄膜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材料环境效应研究 81 于 云 无机功能薄膜与无机热控涂层材料研究 82 武安华 晶体生长 83 赵丽丽 光功能薄膜或涂层材料研究 84 苏良碧 激光晶体材料 85 满振勇 计算材料科学;新型闪烁材料;先进合金材料 86 于伟东 无机功能纳米粉体材料合成与应用技术开发 87 辛世刚 金属表面涂层制备方法及光热性能研究 88 辛显双 合金耐高温氧化导电涂层制备与应用 89 赵 静 脆弱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材料及应用 085216 化学工程 01 陈立东 新型热电转换材料 02 施剑林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低维纳米材料 03 孙 静 低维碳基复合材料、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 04 陈航榕 介孔纳米复合催化材料 05 王文中 能源环境催化材料与器件 06 黄富强 新能源化合物合成与新奇物性探索;纳米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07 汪 正 纳米复合材料、光谱质谱方法学、光谱质谱仪器研制 08 史 迅 半导体热电材料的电、热、磁输运性能研究 09 刘建军 新型能源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纳米催化材料的机理研究 10 李驰麟 多价元素电池和全固态电池 11 华子乐 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与性能 12 黄向阳 多尺度能量转换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13 刘阳桥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及相关复合材料 14 靳喜海 透明陶瓷、纳米复相陶瓷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15 杨松旺 钙钛矿、染料/量子点敏化、化合物半导体等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 16 李小亚 热电转换材料及器件 17 毕 辉 二维半导体材料制备与太阳能和先进储能应用 18 陈 雨 生物医用微纳功能材料和器件 085238 生物工程 01 丁传贤 陶瓷涂层/薄膜制备和表征 02 常 江 生物陶瓷、有机/无机复合生物材料 03 施剑林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低维纳米材料 04 朱英杰 纳米生物材料 05 郑学斌 生物医用涂层材料 06 祝迎春 纳米生物功能材料与器件,功能涂层材料 07 陶顺衍 热障涂层与耐磨抗蚀涂层 08 刘宣勇 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 09 吴成铁 生物材料与组织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 10 宁聪琴 骨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 11 翟万银 材料细胞生物学相容性、心血管组织工程材料 12 谢有桃 表面技术在生物、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13 曹辉亮 医疗器械表面设计及制备 14 郇志广 金属/陶瓷复合骨修复生物活性材料设计与性能研究

杨树

写了 528 篇文章,拥有财富 2810,被 40 人关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到人人
材料人网--https://www.cailiaoren.com/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成为第一个吐槽的人

小黑屋|材料人论坛 | 京ICP备16046932号-2/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4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