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Materials Engineering(430105) 一、领域简介: 材料工程以物理、化学以及力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以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其技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对物质结构、物性和材料本质的研究和了解,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科学等的发展推动了对材料的成分、制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类材料具有相似的学科基础、学科内涵、研究方法与研究设备;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在微观上需要对具体材料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在宏观上需要对各类材料进行全面了解和研究。材料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丰富,充实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推动和促进了众多工程学科的进步。 二、培养目标: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掌握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具有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3. 掌握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开发和设计方法、材料化学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料的特性分析和试验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材料制造业的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等。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文献资料。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培养年限 学习年限为3~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根据实际情况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研究方向 1、复合材料加工理论及制备新技术 2、高性能金属材料及先进钢铁材料 3、功能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 4、生物与仿生材料 5、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6、金属腐蚀与防护 7、电化学材料及电沉积新工艺电化学 8、金属塑性成型理论工艺研究及计算机模拟 9、非平衡材料与新型结构材料制备及理论研究 10、宝玉石的优化与改性 11、先进材料制备与加工 12、先进成型制造技术及装备 13、表面工程技术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 需获得的必修课程学分为16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2.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五学期前(含第五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思想政治状况、学位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准备进展情况,由3~5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人员组成考核小组。 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考核优秀者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硕士生必须在中期考核时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以书面形式提交。导师对该生的中期报告给出评语,评语应包括对该生已有工作的评价、开题报告中所你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对后续工作的指导。 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论文要求 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进度等确定,一般应于入学后两年完成。开题报告需先由指导教师审查,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组织统一开题报告,由3~5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论证。经认可后才可进行课题研究。 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不脱产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年;全脱产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半。 论文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学位论文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或工程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或新进展、新工艺,能够表明作者掌握了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位论文撰写格式参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评阅、答辩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昆明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确定知识产权归属。 八、其他 1.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主要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在校集中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习方式可分为脱产、半脱产或部分时间集中学习,须按照学校和作在单位的要求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2. 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和企业的导师与企业工程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3. 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课程讲授与自学相结合,针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4.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本学科、专业的特色以及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附表 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企业或工程单位从事实践工作的时间累计在三年以上者可免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