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线似乎是大家在判断一个学校考研难度一个常用的标准。我在其他网上也看到了有人拿复试线高低来衡量不同学校之间的考研难度。加上材料人网的人人主页上有同学询问:为什么网上给出来的复试分数线和真实录取的分数线差别那么大?这里我就复试线是否真的能反应考研难度和考研选校的参考价值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到底有哪些复试线?对于985高校,首先有一个学校复试线。里边的工科复试线是我们材料专业同学必须达到的最低线。达不到这个学校复试线不可能有复试资格(在某些学校,如果未达到材料学院的复试线,但达到了学校复试线的优秀同学可以申请进入复试)。然后材料学院会公布本院(系)的复试线。材料专业的同学也只有达到了学院复试线才能参加复试。而对于211及其他学校,学校复试线遵循国家复试线。
其次:复试线的划分。还是讲985,不管是学校的复试线,还是材料学院的复试线,都跟当年的报考学生的成绩有密切联系。假如某材料学院当年招生人数为10人,复试比率1:1.2,那么进入复试的人数为12人。材料学院拿着通过学校复试线的学生名单,按照总分从高到低截取12名。第12名的分数就是当年的学院复试线。而学校的复试线则是综合考虑当年报考各个学院的学生的成绩,保证大部分学院都有足够人选进入复试,而生源实在不佳的学院则需要校内调剂。
参照复试线选校的时候,不能光看分数。因为复试线要受复试比率的影响。985高校的复试比率普遍在1:1.3以上,,个别院校达到1.5-1.7。如果一个院校复试比率高,进入复试的人数就多,复试分数线就较低。假如某校1.6的比率,复试线是340,如果它是1.2的比率,就很可能是360。复试比率高意味着复试淘汰率高。如果你以为该校复试线只有340,就以为好考,那只能说……
此外,还有地域和各自专业课难易程度有关。虽说政治英语用的是同一张试卷,但判分完全会出现天壤之别。而专业课难易程度也会使得复试分数线差异很大。假若有人跟你说,某某材料学院390分才能上,你也不必被这个数字吓住。既然390分才能上,那也就是说明有不少人打了超过390分的分数。
网上有人争议哪些地区考研分数线很水,而报考该地区的同学却不同意很水。具体地区我就不说了。到底水不水,这里我用比较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
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考研的竞争并不大,又不是什么高薪职业,研究生毕业了也不见得比本科生多拿好几千,貌似报录比最多也就到1:10。有人或许以为这个比例也挺大。这个比例跟其他热门报考专业比起来真不大!人大的经济类专业报录比一般是1:30-50,而它的复试线也不过是360-370。清华部分专业,录取10几人,报考1000来人,而它的复试线也不过370-380。试问哪些学校能让国内学子疯狂?唯有清华、北大两所而已。
所以,如果用复试线来衡量高校的考研难度,很难说恰当。
最后,回答“为什么网上给出来的复试分数线和真实录取的分数线差别那么大”这个问题。前面介绍过了,复试线是个最低控制线。进入复试的同学都有机会录取,也都有可能被淘汰!而且越是知名的大学,貌似总要淘汰几个高分的,美其名曰“高分低能”,至于到底什么原因被淘汰,那就不得而知了。于是乎就有人在各大论坛吐槽,说某某学院很黑。到底黑不黑另说,这种心理就不是很端正。完全由分数决定的现象仅仅在高考。高考分数达到了多少,你就能去什么档次的大学。如果成为该省的状元,媒体争相报道,无上光荣……但考研分数就远远比不上高考分数重要了。考研分数仅仅在考研阶段有效,有的学校可能还根据考研分数评奖学金,进入研究生阶段则完全失去价值。即使在考研复试过程中,高分考生也不见得占据绝对优势,他们也不被老师认为一定优于分数低的同学。学校安排复试的初衷是再给那些分数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一次机会,不至于完全由初试成绩决定录取名单。这样必然有部分初试成绩排名垫底的同学胜出而被录取,初试排名靠前的同学被淘汰。
说到这里我突然感觉作为学生很悲哀。一方面,我们痛恨分数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又赞同用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因为这样的方式我们觉得很公平。
而网友指的“真实录取分数线”,应该是指有同学告知某某材料学院最终录取的人基本上是多少分以上。这个所谓的“真实录取分数线”其实是不存在的。之所以出现最终录取的同学初试都在多少分以上,部分原因可能是该校复试看重初试成绩,压线的同学很难有翻盘机会,部分原因可能是巧合,刚好淘汰的是初试分数比较低的同学。
总的来说,进入复试的同学都有机会录取,也都有可能被淘汰。复试线只是一个最低的门槛线,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不能用来衡量两个学校之间的考研难度。
最后,我要说的是,考研难度是一个难易量化的事物,有心者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