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31#
第三滴血 发表于 2013-1-4 13:34:08

RE: 第四期材料专业课知识竞赛

四叶草♂sunny 发表于 2013-1-4 12:41
是哦,主要本身是学金属的,无机的学的比较少。

我学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倒感觉无机非有科研的潜力。金属研究的已经够全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zaqqazlove 发表于 2013-1-4 15:20:59
1.白色的是先共铁素体,黑色的是珠光体,铁素体由于可以被均匀腐蚀,它对光的反射能力就强,所以在光镜下(硝酸酒精腐蚀)是白的,珠光体是复相组织,其中优先腐蚀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界,而相界上的原子排列比较紊乱导致腐蚀后的相界凸凹不平,在光镜下反映出来就是黑色的。
2.Q345和16Mn成分差不多,带状原因:由于钢液在铸锭结晶过程中选择性结晶形成化学成分呈不均匀分布的枝晶组织,铸锭中的粗大枝晶在轧制时沿变形方向被拉长,不逐渐与变形方向一致,从而形成碳及合金元素的贫化带(实际上是条)和富化带彼此交替堆叠,在缓冷条件下,先在碳及合金元素贫化带(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较低)析出先共析铁素体,将多余的碳排入两侧的富化带,最终形成以铁素体为主的带;而碳及合金元素富化带(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较高),在其后形成以珠光体为主的带,因而形成了以铁素体为主的带与以珠光体为主的带彼此交替的带状组织。
3.700度回火,属于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形成回火索氏体,即铁素体+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物。
4.塑性提高,回火索氏体中的碳化物分散度很大,呈球状,所以塑性较好。
5.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以相间沉淀方式进行,在700度高温时,以原先未融的残余渗碳体成为晶核,渗碳体逐渐的长大,并使渗碳体颗粒呈椭圆形或球形。

点评

感觉你对Q345很了解哈!!做过相关课题?  发表于 2013-1-6 22:36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品 +70 收起 理由
江东独步 + 50
四叶草♂sunny + 2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zaqqazlove 发表于 2013-1-4 15:27:59
研究发现在700℃(大约为Ac1波动范围内)回火后Q345R钢硬度发生较明显的下降,电镜下发现珠光体中渗碳体呈球状或短棒状,

要是能说明是700℃退火就好了,不会以为是高温回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品 +10 收起 理由
四叶草♂sunny + 10 已改~~谢谢意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luhuigang 发表于 2013-1-5 12:05:07
1.由于Q345R 属于低碳钢,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带状组织, 其中白色的为奥氏体中析出的先共铁素体,为机体组织,黑色的是片层相间的珠光体组织. 铁素体及珠光体由于对硝酸酒精的溶解度不同,在光的照射下,由于两个组织对光的反射率不同,所以在光镜下反映出来就是白色和黑色的。
2.带状原因:在加热后冷却的过程中,先在碳及合金元素含量较低的贫化带(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较低)析出先共析铁素体,最终形成以铁素体为主的带;而碳及合金元素富化带(,在其后形成以珠光体为主的带,因而形成了彼此交替的带状组织。
3.700度退火,一般我们成为球化退化,获得的是球状珠光体,即铁素体机体+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物。
4.塑性及抗冲击韧性可以明显提高,球化状光体中的碳化物呈球状,均匀分布在铁素体上,所以塑性较好。
5.在加热过程中铁素体与珠光体的相界面中的碳原子处于不稳定状态,在700度高温时,会首先成为结晶晶核,随着时间的推移,渗碳体逐渐的长大,并使渗碳体颗粒呈椭圆形或球形。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品 +67 收起 理由
江东独步 + 50
四叶草♂sunny + 17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黄昏xiao 发表于 2013-1-5 12:13:04
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比卡丘 发表于 2013-1-5 20:13:41
好像很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zaqqazlove 发表于 2013-1-6 22:43:18
zaqqazlove 发表于 2013-1-4 15:20
1.白色的是先共铁素体,黑色的是珠光体,铁素体由于可以被均匀腐蚀,它对光的反射能力就强,所以在光镜下( ...

帮过别人做过一些16Mn的,然后最近也一直轧钢,也研究过一点带状组织,对冲击韧性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cc1122 发表于 2013-1-7 20:11:04
(1)黑色的条带是珠光体,亮色的条带是铁素体。
(2)带状组织是钢锭在浇注凝固时Mn等合金元素容易在枝晶间隙发生偏析。热轧后凝固枝晶组织因变形而发生扭转、破碎和延伸拉长, Mn由于扩散系数低从而Mn的偏析不能完全消除,形成贫Mn带和富Mn带。因而组织带状分布的根源是成分带状分布。由于Mn是奥氏体稳定性元素,贫Mn带和富Mn带A3温度不同,轧后冷却时奥氏体中的贫Mn带将首先发生铁素体转变,铁素体含碳量低使得该区域多余的C原子逐步向富Mn带扩散,造成富Mn带C含量升高,最终富Mn带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
(3)球化退火
(4) 塑性。因为粒状珠光体比片层状珠光体具有更少的相界面,塑性得到一定的改善。
(5)球化退火,加热时700℃时发生部分奥氏体相变,奥氏体化不均匀,奥氏体内尚存有一定数目的未溶碳化物颗粒,从而在缓冷过程中这些碳化物粒子成为核心,长大形成球状碳化物。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品 +70 收起 理由
江东独步 + 50
四叶草♂sunny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相信有一天 发表于 2013-3-19 15:42:09
厉害 这些题是从哪里弄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龙的传人 发表于 2013-3-29 14:32:16
{:4_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材料人论坛 | 京ICP备16046932号-2/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4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